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年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而关于脑卒中,你又了解多少呢?不妨来一起看看吧。
正值壮年,突然被中风“击倒”
“走在路上就感觉手脚一下子都不听使唤了,我当时想喊旁边的学员,但是发不出声音,眼睛也模糊看不清……”45岁的阿斌(化名)是一名驾校的资深教练,正值壮年的他,却突然被中风“击倒”了。
某天在送学员回家时,他突然觉得脚下无力,意识也渐渐模糊。同行的学员见状,急忙拨打了,将不医院。
接到急救电话后,医院迅速启动了卒中绿色通道。经过医生会诊后,诊断阿斌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决定立刻采用直接机械取栓的介入治疗方案。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血液没有办法正常流入大脑,最后导致的脑组织损伤1。它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顾名思义,这种疾病的发生就像风一样迅速和突然。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在所有卒中住院患者中占81.9%2。
经医生的全力救治,阿斌终于“跑赢”了死神。由于救治及时,阿斌术后恢复良好,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岗位。
牢记“FAST”原则,快速识别脑卒中
尽管侥幸捡回一条命,但阿斌内心仍充满了不解:自己正值壮年,怎么卒中就突然找上了他?
其实,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第一大致残、致死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3,是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
由于脑卒中是急性病,患者越早得到治疗,恢复就越好。因此,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能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早期症状。
如何识别?我们可以参考FAST原则4。
尤其是脑卒中高危人群,一定要重点干预和预防。大多数脑卒中的风险都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用适当的医学方式来干预,来达到预防目的5。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6:
1.高血压
2.高血糖
3.高血脂
4.房颤
5.抽烟
6.酗酒
7.少运动
8.肥胖
脑卒中救治,抓住治疗时间窗
我国是脑卒中大国,仍有许多患者因未得到及时的救治而留下了后遗症,甚至失去了生命,从而给无数家庭造成了痛苦,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当发现身边人出现脑卒中的表现时,应马上拨打呼叫急救医生或救护车,或医院的急诊科。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在治疗医院,是达到良好预后的关键7。
一旦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方式之一是快速让血管再通。让闭塞的血管再通,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8。
静脉溶栓就是通过血管注入溶栓药物,使药物和血栓充分接触后,进而将血栓溶解;机械取栓则是通过器械将血栓直接从血管里抽出或者拉出体外8。
静脉溶栓是目前公认的有效的脑梗死超早期救治方法之一,但是对于大血管闭塞患者而言,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率有限。如果不能在有效的时间窗内,使闭塞血管再通,挽救濒临缺血坏死的脑组织,将造成永久性脑功能损伤,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具体治疗效果因人而异,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脑卒中规范化诊疗,值得全社会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