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房颤患者在心内科门诊就诊后,大夫马上给开了抗凝药物,感觉非常迷惑,明明感觉心慌、胸闷却非得抗凝,那么为什么房颤需要抗凝呢?当然不是每一个房颤患者都需要抗凝,有些房颤是阵发性的房颤,在48小时内自己就转为正常的心律了,并且自身发生血栓的风险比较低,所以可以先不抗凝。但是有的患者长期房颤,并且年纪比较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本身具有很大的血栓风险,所以抗凝就很有必要了。
抗凝是房颤治疗的基础
房颤的意思就是心房本身的规律收缩消失了,变成没有规律的颤动,这样在心房里的血液流动也是不规律的,血液里本身就有凝血的物质,是为了防止我们出血的时候流血不止,但是如果在心房里血液凝结了,就成了血栓了。血栓脱落,流动到大脑,堵塞脑血管就成脑卒中,也就是我们说的中风了。年纪越大中风的风险就越大,70岁以上的房颤患者十个就可能有一个人脑卒中,所以房颤抗凝治疗是重中之重。
目前抗凝药物的选择
有的患者说自己吃着阿司匹林呢,为什么还要开抗凝药?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并不能抗凝,抗凝要针对血液里的凝血物质,而阿司匹林只能防止血小板聚集。长期房颤如果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单用阿司匹林预防卒中的效果不佳,但是有冠心病的话,可以阿司匹林+抗凝药物一起使用。抗凝药物有的很经典,上世纪就开始用了,比如华法林;有的是新开发出来的像利伐沙班、达比加群、依度沙班等,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不仅疗效可靠,而且出血风险也显著下降。
抗凝药物的注意事项
吃着抗凝药物也不代表万事大吉了,抗凝药物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您吃着华法林,那就需要定期验血查INR,开始的时候,一周查一次,四周后改为一个月一次,口服华法林将INR控制在1.8~2.5之间为最佳,但一定要1.5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现在的治疗也多出了很多手段,有的患者通过射频消融术,摆脱了房颤的困扰;有的通过左心耳封堵术,减少了血栓的发生。相信医学技术的继续发展,会有更好的房颤治疗方法的出现。
end-->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