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先进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197040.html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促进学科素养提升——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评析本文发表在《中国考试》年第8期摘要:年高考物理坚持正确育人导向,遵循学科规律,突出物理学科基础内容,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国家科技发展、体育运动、生产生活等设计试题,增强情境的时代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依托高考评价体系,立足物理学科特点,强化对信息获取与整理、批判性思维、实验探究、运用物理学术语言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提升物理学科素养,促进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关键词:高考;高考物理;高考命题;高考评价体系;考试内容改革;试题评价年高考物理命题贯彻国务院关于高考内容改革的精神,按照“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物理学科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发挥高考物理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创设联系国家重大科技进展、体育运动、生产生活等实际情境,凸显情境的时代性,丰富试题的呈现方式,强化关键能力的考查,突出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促进高中物理育人方式改革。考虑到疫情对学生复习备考的影响,试题在保持总体难度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突出基础性,更加注重贴近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夯实学科基础,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一、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突出考查学科基础年高考物理试题更加突出物理学科的基础性,既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也注重对探究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态度等基本内容的考查,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全国卷各套试题结合题型特点和分值分布,进一步优化试题难度结构,保持试卷总体难度相对稳定,给不同水平的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提升试题的区分度。全国卷有些试题素材来源于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让学生的获得感更强,引导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理科综合全国卷第14题安全气囊的作用、第15题荡秋千、第19题氘核的聚变反应,全国卷第15题利用星体的密度计算卫星的周期、第19题特高压输电、第33题第(1)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判断等,这些试题均改编自教材内容或练习题,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全国卷第14题,以课堂演示实验为情境,要求学生判断线圈接通电源的瞬间金属圆环的运动方向,考查内容涉及楞次定律等基本知识;第19题源于教材中元素放射性的物理学史内容,考查学生对首次产生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了解。这些试题突出基础内容,加强对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教材、注重基础,夯实物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根基。年高考物理在计算题中突出主干内容、基础性内容的考查,如:理科综合全国卷第24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全国卷第24题考查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安培力等重要概念和规律的应用。对于难度较大的计算题采取分步设问的方式,突出在基础性之上的综合应用,增强试题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区分,如:全国卷第25题第(1)问考查学生对电场强度、动能定理等概念和规律的简单应用,全国卷第25题第(1)问考查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等规律的应用。在考查这些重要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之上,试题进一步强调学生灵活应用这些概念、规律综合分析复杂物理过程、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如:全国卷第25题第(3)问考查学生对动量定理的灵活运用,要求学生将动量的变化问题转化为冲量问题,考虑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是恒力,从而进一步将问题转化为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所用时间问题,对学生物理思维的深刻性要求较高。传送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常见的物理模型之一,全国卷第25题第(2)问对此模型进行创新,在传送带速度可变的条件下,要求学生分析物体在通过传送带后的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所对应的运动过程,对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有较高的要求。二、增强情境的时代性,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情境是实现高考评价体系“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的载体,对考查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具有关键作用。高考物理试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突出情境的时代性,注重与科技发展、生产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强调情境与考查内容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1联系科技发展,体现物理在社会进步中的应用年高考物理试题增加紧密联系国家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境,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既有效检测学生的物理能力和素养,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