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26/4317332.html不可逆了天言
——石碣谜局(之二)
文归棹庐主
上回我们说了这石碣事件是宋江一手策划的两个理由,那么,这第三个理由又是什么呢?
这第三个理由就是,这块石碣的解读成本是出奇的高。
宋江为了答谢这些做醮的道士,所花的本钱应该说是挺大的。
宋江在掘出那块石碣之后,不但给每位斋众的道士都赠送了金帛之物,以充衬资。而且,还厚赏了那个能解读石碣天书文字的何道士。
那么,这个何道士所得的酬金又是多少呢?
这个何道士以所谓的家传之学,解读石碣天书文字的报酬,竟然是五十两*金。这可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各位看官应该还记得,当初他宋江“担着血海也似干系”,跑去东溪村给晁盖报信,从而救了晁盖、吴用他们七人的性命。
晁盖在梁山上立住脚跟之后,就想去感谢宋江与朱仝两人的救命之恩。
那么,晁盖拿出的感恩费是多少呢?说到底也只不过是区区一百两*金。而且,这一百两*金,还是宋江与朱仝两个人分的。
小说第二十六回,武松送给郓哥五两银子,郓哥就在心里琢磨道:“这五两银子,如何不盘缠得三五个月?便陪他吃官司也不妨。”
只五两银子就可以充抵家里三五个月的开销,可见,在小说里,这五两银子的购买力还是相当强的。
那么,这两厢一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宋江给这个何道士的酬金,应该是相当相当的丰厚了。而这其间所蕴含着的意味,也就不言而喻了。
对此,容与堂本有个评语,讲得很有意思:“既有*金五十两,人人都是何道士了。”这话真是讲到点子上了。
所以,从上述六方面的理由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正是宋江一手策划安排了这个石碣骗局。
第三,宋江为什么要策划安排这样一个石碣骗局呢?
小说写道,何道士辨验天书之后,就教圣手书生萧让从头至尾,一一写录出来。那梁山众头领看了之后,全都惊讶不已。
于是,宋江就对众头领说道:“鄙猥小吏,原来上应星魁,众多弟兄也原来都是一会之人。上天显应,合当聚义。今已数足,上苍分定位数,为大小二等。天罡地煞星辰,都已分定次序,众头领各守其位,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
众头领听了就都说道:“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谁敢违拗?”
从小说的这段描写中,我们不难发现宋江策划安排石碣骗局的真实目的。
宋江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有二:
一是,宋江为了解决梁山众头领的位次问题。
宋江希望通过石碣这一“物理数定”的神秘告示,来让梁山上这些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方的英雄好汉,都能遵从石碣上的安排,“各守其位,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从而齐心协力地跟随着宋江,去实现他保国安民的人生理想。
于是,这块小小的石碣在梁山一现身,就轻轻松松地解决了那个让宋江困惑不已,极为棘手的梁山英雄排座次的问题。
因为,宋江的理由很冠冕,也很堂皇,那就是:“上苍分定位数,为大小二等。天罡地煞星辰,都已分定次序,众头领各守其位,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
在梁山上,任何事情只要一旦上升到了“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这一个层面,那么,还有谁胆敢违拗呢?
所以,自从这块石碣在梁山上现了身之后,宋江捧着兵符印信颁布号令时,那说话的底气就不是一般的足了。
宋江说道:“诸多大小兄弟,各各管领,悉宜遵守,毋得违误,有伤义气。如有故违不遵者,定依*法治之,决不轻恕。”
二是,宋江为了让自己制定的“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行动方针神圣化、合法化。
宋江希望通过天降石碣这一“天地之意”,以便让自己制定的“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行动方针,能够神圣化,能够获得合法性的法理支持。所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块石碣,也就具有了九天玄女那三卷天书的功用。这三卷天书的功用,各位看官可以参阅《天书之谜》一文。
于是,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来读读小说中就石碣出现所写的那两句诗,就很有意味了,诗曰:“忠义英雄迥结合,感通上帝亦奇哉!”
这就是宋江策划安排石碣骗局的用意所在。
第四,宋江这个瞒天过海的石碣计划,为什么会进行得如此顺利呢?
容与堂本在这一回的回评里,讲出了其中的奥秘:“李卓吾曰:梁山泊如李逵、武松、鲁智深那一班,都是莽男子汉,不以*神之事愚弄他,如何得他死心搭地。妙哉!吴用石碣天文之计,真是神出*没,不由他众人不同心一意也。或问:何以见得是吴用之计?曰:眼见得萧让任书,金大坚任刻,做成一碣,埋之地下,公孙胜作法,掘将起来,以愚他众人。曰:这个何道士恐怕不知。卓吾老子笑曰:既有*金五十两,人人都是何道士了。不然,何七日之后,定要恳求上苍,务要拜求报应哉?可知已,可知已。”
容与堂本的这段回评,应该说讲得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它不但讲出了设计石碣计划的目的,也讲出了实施石碣计划的过程,以及这石碣在梁山出现的必然性。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段评论却错把用计的荣耀,算在了吴用的头上,这实在是有点让吴用勉为其难了。
因为我们知道,自从宋江上了梁山,这吴用就成了宋江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总是在不同的场合,扶佐着宋江,传递着宋江的声音。
所以,这个石碣计划断不可能是由吴用独自一人设计的。这个计划,只能是作为梁山一把手的宋江的手笔。而吴用,最多只是充任了宋江的得力助手而已。
第五,宋江解读石碣天书,分调梁山人员的时间问题。
各位看官看到这里,可能就会发现小说中存在着一个时间上的明显错误。
小说第七十一回写道,宋江让公孙胜做罗天大醮的时间是四月十五日。到了第七天,也就是四月二十一日晚三更时分,那团天火就从天而降了。然后,宋江就带人连夜挖开泥土,找到了这块石碣。
第二天,也就是四月二十二日平明,宋江先是将金帛之物资赠了各位斋众道士,然后,就让何道士解读了石碣上的蝌蚪文字。
接着,宋江就与吴用、朱武一道,根据石碣上所写的各位头领的位次安排,重新谋划了梁山的防控布局,重新分派了各位头领的不同任务。并让侯健重新制作了各种旌旗,让金大坚重新铸造了兵符印信。
等这一切全都准备完备之后,宋江他们就选定吉日良时,杀牛宰马,祭献天地神明,挂上了“忠义堂”、“断金亭”的新牌额,在山顶上立起了“替天行道”的杏*旗。
然后,宋江就大设筵宴,亲捧兵符印信,颁布号令,任命人选。
从小说的描写来看,宋江根据石碣天书重新分派梁山各位头领任务的时间,应该是在四月二十二日以后。
因为,小说写得很清楚,是等一切完备之后,方才选定吉日良时,杀牛宰马,祭献天地神明的。
可是,小说接下来却写道,“宣和二年四月初一日,梁山泊大聚会,分调人员告示。当日梁山泊宋公明传令已了,分调众头领已定,各各领了兵符印信,筵宴已毕,人皆大醉。”
这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时间错误。
对此,何心先生在《水浒研究》一书中明确指出,这“四月初一”当为“五月初一”之误。
何心先生是这样解释的:“梁山泊建醮已是四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之事。分配职务尚在建醮之后,不应当是四月初一日,‘四月’当是‘五月’之误。(七十回本改为四月二十二日,亦非,因书中明明说道:‘一切完备,选定吉日良时,杀牛宰马,祭献天地神明,……颁布号令。’可见并不是发见石碣后立即出告示分调人员也。)”
何心先生所见,应是灼见。
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感谢阅读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