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里,
心跳加快仿佛是爱意的证明。
但在现实中,
心房颤动却可能引发卒中。
房颤和卒中,
看起来是两个不相关的疾病,
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本期专家
金泽宁
主任医师
医院
心脏及大血管
中心主任
精彩全片抢先看
01
房颤与卒中有什么关联?
有些房颤患者会出现口角歪斜,或身体一侧手脚不利索的情况。就诊后发现,这是因为患者长期房颤,也就是心房颤动,发生了卒中并发症。
年2月,发表在著名的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例房颤患者随访分析发现,房颤可使卒中的风险增加4-5倍。
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的心房,随着心跳有节律地进行收缩与舒张。
如果心房发生颤动,整个心房表现为高频率、无序的收缩状态,心房收缩功能会大大减弱。因而心房中的血液无法被有效泵出,淤滞在心房内,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流进入脑部,堵塞血管,导致卒中的发生。
虽然是两个不同器官的疾病,
但房颤形成血栓是“因”,
脱落并堵塞脑部血管是“果”。
房颤能够明显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但不同类型,其卒中的风险不同。这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房颤患者进行卒中风险的评估。
在临床上,针对房颤患者,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使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来评估患者的卒中发生风险。
02
如何进行卒中风险评估?
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增加患者卒中发生的风险。
CHA2DS2-VASc评分系统,是对房颤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估的评分。
对于评分为0分的患者,不需要任何抗凝治疗。
评分为1分的患者,需服用阿司匹林-mg。
男性评分大于等于2分,或是女性评分大于等于3分的患者,需开始抗凝治疗。
血管状况是决定梗塞的重要因素。而总体来说,人越老血管情况越糟。所以在计分系统中,大于65岁老年房颤患者,需要开始考虑栓塞风险计1分。
如果年龄大于75岁,属于高龄,计2分,必须采用抗凝治疗。
03
还有其他预防卒中的方法吗?
除了口服抗凝药物预防卒中手段,对于部分存在出血高危风险、不适合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还可以接受一项微创技术——左心耳封堵术,来减少卒中风险。
年,著名的JAMA杂志发表的ProtectAF研究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左心耳封堵术,在预防卒中方面与口服抗凝药物相当。
04
房颤患者要选择合适的运动
这里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房颤患者可以选择节奏比较舒缓、便于调节运动节拍的锻炼项目。比如散步、快慢走结合、健身舞、太极拳等。
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频率,在每次运动时要自测脉率。如果感到身体不适,不要勉强,以防出现意外。
原标题:《你知道房颤对人最大的危害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