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伤残致死最高的慢性病,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现有2.9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部分属于高血压,约2.7亿。发展成为严重疾病最多的要属脑卒中(也就是中风),约万。中风患者最明显的一大特征是四肢不协调,严重就是瘫痪了,那么造成瘫痪的原因是什么,小编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先讲一下中风,这是脑血管疾病,有两种发作机制:第一是大脑血管堵塞,供血不足;第二是血管爆裂。第二种反应更快,抢救更麻烦。两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其实是一样的——局部脑细胞受损死亡。
大脑作为人体的神经中枢,控制着各种活动。中风之后除了瘫痪,还可能出现失语,面部扭曲,失明,流涎不止等情况。这就和大脑分区有关系了,如果卒中的区域是运动区,那么结果就是四肢瘫痪,如果是语言区,结果就是失语,其它的一样。
中风后瘫痪,或者部分瘫痪,就是大脑运动区受损了。这个时候大脑没法控制四肢,所以哪怕四肢完好无损,就像*队的指挥部被毁了,队伍没有人调动。还有手腿麻木其实是传导神经受压,没法传递信息,所以你控制不了。
那么经过抢救恢复之后,身体慢慢恢复了,大脑能够重新指挥了,为什么有些人还是不能动。因为长期的不运动,导致四肢神经和肌肉退化,类似于运动员退役了,经常不训练,最后导致力量速度退化。有些抢救及时,加上自己毅力强,坚持走,最后也能慢慢恢复行动,这也是重新锻炼使神经肌肉恢复的结果。如果中风之后消极应对,在最佳恢复期没有坚持行动,那么后半生就离不开轮椅了。
最后再说一下退化的问题。中风后四肢失去控制,不过短时间能量和营养还是会供应给四肢的。但时间一长,四肢器官根本就没用它们,所以四肢就成了没有用的“废物器官”。我们的身体是很现实的,喜欢“卸磨杀驴”,没有用了给你供应那么多营养和能量,不就是浪费嘛。于是慢慢削减配给,细胞因为没有吃的,最后慢慢“饿死”。这就是退化,没有用的器官都会这样被退化掉。
本文由灵风雪月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