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什么时候衰老吗?50岁?还是60岁?其实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开始衰老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比如大脑在20多岁就开始衰老了,人类大脑在22岁时达到顶峰,之后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慢慢下降,推理能力、思考速度以及大脑中处理图像的能力,在27岁时开始走下坡路,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等大脑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到了60,大脑更会以每年15%的速度萎缩。如果再加上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大脑衰老的速度只会更快。
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会加速大脑的衰老?
6、吃得太饱
长期饱食会损害大脑健康,经常饱食,会引起“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显著增加,而这种物质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
饮食过饱,血液会集中到胃肠系统,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造成大脑缺血,长期如此,易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诱发老年痴呆。
5、高糖饮食
甜食的过量摄入,除了会诱发肥胖外,还会损害胃口,降低食欲,减少机体摄入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容易诱发机体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大脑发育。
除此之外甜食的过量摄入,会影响海马体,海马体是大脑中重要的记忆中心,研究显示,过量摄入甜食会破坏记忆的形成,实验中的小鼠,在食用完高糖食物后,会记不住以前是否在特定地点看过某些物品。
4、依赖电子产品
现代生活,人们很难离开电子产品,但过分依赖电子产品,会影响大脑的生理功能,研究显示,长期玩手机的人大脑灰质的大小和形状会发生改变,这会对一个人的情绪、语言、视觉、听觉、记忆力以及自制力产生负面影响,简而言之,长期沉迷于电子产品,会导致大脑的衰退。
、熬夜
熬夜带来的最显著改变就是记忆力减退,熬夜导致神经细胞发生疲劳,从而影响正常的神经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疲劳等等。
虽然偶尔熬夜,并不会对脑细胞产生永久性损伤,但是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会影响脑细胞的活性,增加脑动脉硬化的风险,对脑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比如造成局部的脑组织缺血、缺氧,严重后甚至可能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2、抽烟
烟草中所含有的尼古丁、烟碱、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的长期积累会损害大脑,导致学习以及记忆能力出现缺损。
长期吸烟会导致工作记忆、前瞻性记忆以及执行功能的下降,而这三种能力支撑起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记忆以及学习能力,如果没有这些能力,独立生活将变得非常困难。
1、饮酒
酒精对大脑的损害不可谓不大,尤其是酗酒,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比如短期内可造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智商下降,甚至出现认知缺陷。
而长期饮酒,则会引起大脑萎缩,尤其是损害大脑的海马体和杏仁体,严重的会造成短期记忆以及长期记忆分裂,导致严重的记忆退化,诱发老年痴呆等。
一项发布于《自然》杂志的数据显示,即便少量饮酒,也会对大脑产生损伤,即便每天饮酒量不到一个酒精单位(半瓶啤酒),大脑的体积依然会缩小,随着每次饮酒量的增加,大脑的体积减少的就更多。
结语: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脑?除了要远离以上加速大脑衰老的行为以外,还可以从饮食、运动、休息、益智游戏等方面入手,比如多补充维生素、蛋白质、脂肪酸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大脑更好的运转。
做好劳逸结合,定期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大脑供血充足,运动还能舒缓情绪,减轻大脑压力。而睡眠也很重要,我们的大脑也需要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缓解大脑疲劳,减轻大脑损伤。
抽空多做一些益智游戏,比如打麻将、下象棋、阅读、做手工等等,有助于促进大脑神经,延缓大脑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