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不是同一天内反复多次测血压都达到了/90mmHg,这就达到了高血压1级的诊断标准了。如果是在劳累、情绪激动及创伤等刺激后仅仅一次血压达/90mmHg,并不能确诊就是高血压。如果在平静状态下一次测血压达/90mmHg,这就需要继续监测血压,明确是否存在高血压,至是否会发展为高血压,答案是也不一定,但发展为高血压的可能性会很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数据了解。但如果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那么发展为高血压的概率就可以明显降低。
二、首先根据年最新高血压指南,明确一下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
非同日3次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90-mmHg和舒张压60-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
理想血压:/8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90-mmHg和舒张压60-80mmHg。
老高血压指南把高血压分为3级:
1级高血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mmHg;
3级高血压:≥/mmHg。
年5月最新的高血压指南,取消了3级高血压,把2级和3级高血压统称为2级高血压,也就是以后高血压就分为两级,1级高血压和2级高血压,凡是2级高血压都是比较严重的高血压。同时提出了中青年血压不宜低于/79mmHg。
三、有研究表明,血压正常高值(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发展成为高血压的概率很大,10年后有50%左右的人发展为高血压。当然,无论是高血压1级还是血压正常高值,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高血压1级可以降至正常,正常血压高值可以将至正常血压。具体如下:
①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g。日常生活中食盐主要来源为腌制、卤制、泡制的食品以及烹饪用盐,应尽量少用上述食品。建议在烹调时尽可能用量具(如盐勺)称量加用的食盐。用替代产品,如代用盐、食醋等。控盐之后收缩压可下降2-8mmHg。
②体育运动强度:中等量,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运动的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选择,步行、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均可。应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运动的强度可通过心率来反映,心率不应超过-年龄。目标对象为没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患者。
③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食用油包括植物油(素油)每人<25g/d。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其他动物性食品也不应超过50~g/d。多吃高钾食物,蔬菜~g/d,水果g/d。每人每周可吃蛋类5个。适量豆制品或鱼类,奶类每日g。
④控制体重BMI<24kg/㎡,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减少总的食物摄入量。增加足够的活动量。肥胖者若非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可考虑辅助用减肥药物。每减轻10Kg体重,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
⑤戒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宣传吸烟危害与戒烟的益处。为有意戒烟者提供戒烟帮助。一般推荐采用突然戒烟法,在戒烟日完全戒烟。戒烟咨询与戒烟药物结合。公共场所禁烟,避免被动吸烟。
⑥限制饮酒每天白酒<50ml或葡萄酒<ml或啤酒<ml。宣传过量饮酒的危害,过量饮酒易患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不提倡饮酒。酗酒者逐渐减量;酒瘾严重者,可借助药物戒酒。
⑦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等。
四、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患有高血压后8成以上会发生脑梗死,9成以上会发生脑出血,6成以上会发生冠心病,多数患者会发生糖尿病等等。因此,发现高血压病及时的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或是药物干预都至关重要,目的就是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保证优质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