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首先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其次是用好化学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用好化学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三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思想*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进行上述方面的教育,在初中化学课本中随处可找到相应内容。如讲到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时,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课文中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和他的制碱法,介绍新中国的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等知识。教师加以引导,就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讲到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就可让学生了解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讲到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反应的本质等知识,就可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教育。上述实例,课文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意识到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就不难发现。
二、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在做学生实验时,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培养实验观察能力中要学习初步根据观察的目的,知道应该观察些什么和怎么样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中要严格要求,操作要规范、科学合理,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的精神。
五、培养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应用素质
所学化学知识不能应用,等于一堆死的化学知识。如怎样保护大气,保护大气资源。在学习了空气与氧时,就要认识我国大气污染和本地大气污染的情况,知道污染源和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个人怎样在保护大气中作出贡献。如不焚烧垃圾、树叶、枯草,以免污染大气;多植树种草有利于大气的净化。又如,可学会检验酸雨PH值的简单方法。教师可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帮助他们学会一些有关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回到家里去完成。
素质教育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只要我们把握住新大纲提出的要求,就能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