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老年房颤患者的常见病,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脑血栓形成所致脑梗死,多表观为偏瘫;出血性脑卒中来势凶猛,表现为突然昏倒、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常有生命之危。对于独居老人来说,不论是哪种卒中的发生都极为危险。那么,独居老人有哪些预防卒中的必要措施呢?
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需采取个体化干预的措施,及时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1、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
超过60%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是脑卒中及卒中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的降压治疗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病情稳定,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
2、注意减少脑卒中的诱发因素
由于外界环境等诱发因素的影响,可以突然发生脑卒中,所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各种诱发因素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之一。诱发因素包括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用力过猛、气候骤变、突然改变体位等。如果情绪激动或用力过猛,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突发出血性卒中。
3、抗凝治疗
房颤可诱发心源性栓塞的患者才适宜应用抗凝剂。
4、心肌梗死的药物预防
心肌梗死是卒中发生于复发密切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既往有心肌梗死或卒中时发生的心肌梗死,应给予β-受体阻滞剂、ACEI制剂以及适量的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可改善这种危险。
5、血脂的管理
需积极监控血脂指标,并采取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使患者的血脂水平稳定在理想的范围内,药物首选他汀类以减少冠心病发生的危险。血脂异常患者首先应进行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治疗,建议改变饮食习惯如少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肥肉、油类等,并配合适当增加体力活动,还应定期复查血脂。
6、血糖水平的监测与调控
有研究认为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的高低与卒中的再发与否有密切联系,需定期监测血糖,通常采用饮食控制及增加体育锻炼等措施,必要时做药物治疗。
7、适度增加身体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的人患脑卒中的几率明显减少。运动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运动能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运动也可以促进脂质代谢,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可以减缓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
在实践中,以每天快走30分钟为例,脑卒中发生的概率可降低30%。快走是指在12分钟内需走完1公里的距离。坚持每天适度的体力活动,每次活动的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