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新发现#
11月1日的新闻报道中有这样一则新奇的资讯,著名流媒体公司网飞在10月初的时候发布了一部很特别的恐怖喜剧动画---《谜题先生希望你少活一点》。
这部动画之所以说很特别,原因一是你说它是恐怖吧,它的内容太过奇葩;说它是喜剧吧,它的设定又都是恐怖元素,总之就是很特别、很特别的那种。
至于原因二嘛,那就更有意思了---这部动画不是人做的!
01.要素过多,令人捧腹大笑
事情要从去年10月说起,网飞公司突发奇想,打算进行一个实验性的动画制作,为此他们专程找来一位名叫“基顿·帕蒂”的喜剧作者来合作。
首先帕蒂要给一个装有AI机能的机器人“强制性”地看电影,观看时长长达小时,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连续41天不间断地看,一共看了多部电影。
好家伙,人类在对待机器人这件事上,果真是一点人性都没有。(笑~)
好的,机器人看完电影之后这位制作人还给AI强行“灌入”了超40万小时的恐怖片素材,然后下一步就是开始发挥自己的“脑洞”去写一个故事剧本,然后将这个剧本给制作成动画。
于是,这部《谜语先生》就这样制作完成了!画面和舞台用极其“简约”的3D建模来搭建,故事的剧情对白全程没有任何一个碳基生物来插手过。
正片开头便是一个恐怖片画风十足的标题和背景,然而一到开场白阶段这气氛立刻就破防了---
“我们看到一个女人有着外在的美丽和内在的血液,她吊在一堆椅子电锯上面。这家具,坐上去很痛,这对她来说不是一个寻常的万圣节。”
抛开这个废话不说,句子的本身逻辑也有不小的语法毛病,这语文水平完全就是那种处于牙牙学语阶段的三岁小孩。
然后接下来的画面就更离谱了,下方的电视机屏幕里出现一个带着日本赤鬼面具的人,他踩着一个奇怪的“三轮独轮车”,此人就是谜题先生。
从这个开头情节一看,这机器人经常看的电影应该是温子仁系列,不然这设定也太熟悉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名字叫詹妮弗,结合谜题先生的话语来分析,估计这个机器人应该还看过《詹妮弗的R体》。
后续故事的剧情经过简直可以用“离谱”二字来形容,女主每答错一个谜题,谜题先生就会用刀子戳一下面前的按钮,接着各种荒唐至极的情节陆续地出现了。
一面墙倒下了,突然出现一个被绑在椅子上的男同事,声称自己有好几个家庭,接着便被装有锋利滑轮鞋的大炮给弄挂了。
下一个就是从天花板上掉下来的、“喝醉了,却被清醒困扰着”的侦探,刚站起来说要救人后马上滑倒在地,随即触发陷阱,一头大鲸鱼突然砸了下来......
谜题先生问女主去年夏天做了什么,女主表示自己只是在参加正常的“夏日活动”,但回忆杀片段揭示,她当时在开车过程中分别撞倒了---玉米做的小孩、戴着弗莱迪手套的美洲虎、一个叫杰森的人,还有正在夜间接受采访的吸血鬼。
这一个简短的桥段实际上糅合了众多经典的恐怖片元素,但由于其沙雕的情节,导致这画面让人笑出了声。
本以为谜题先生这回可以将女主归西了,结果对方突然也有个谜题要反问对方,莫名其妙地展开让谜题先生直接现身与她面对面。
然后故事情节突然反转,侦探关键时刻站了起来来了一发帅气的致命空枪,然后那头鲸鱼突然也站了起来补刀,原来这鲸鱼是侦探派来的卧底警察......
鲸鱼在这部动画可是全场最佳,在后面的第四个谜题中又再次解救了女主和侦探,只不过这个方式实在太不合逻辑了。
但是谜题先生还准备了第五个谜题(刚才击毙的应该不是真身),而动画的结尾处就这么在女主“层层恐惧”的尖叫中落下帷幕,全剧终。
作为一个正常人,我已经无法用任何人类的思维来理解这部机器人做的动画了,好好的一个恐怖片,结果愣是被AI做成了喜剧片。
最关键的是,这部动画的核心主线本身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的---谜题先生绑架女主玩一个游戏,然后计划被人打乱,女主就此得救,再然后更大的圈套浮现。
可是整个故事进展的推动方式却极其荒诞,其中还夹着众多的电影梗一起出现。
正常的核心主线,包裹上一层毫无逻辑性的情节外衣,给人的感觉就会如同一部无厘头喜剧那样引人发笑,而且因为不是人做的动画,机器人就可以轻易做到人类不敢做的事情,从而产生出超乎寻常的荒诞喜剧效果。
不过有一说一,看完这个动画之后,我想各位小伙伴心中隐藏的那一份潜在忧虑应该也可以放下了。
一开始大家看到这个动画是机器人做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牛X,这AI的技术已经到了这么厉害了,连写故事这项能力都做到了。
结果最后发现,就这还早着呢(但其实啊,这样的故事已经能甩掉很多国内的编剧了...)~
02.AI的力量也是有极限的
可能很多人因为受到一些著名科幻电影的设定影响,总以为人工智能一旦发展起来将会是超越人类的高智慧存在。
例如《终结者》里的天网、T-,《黑客帝国》的矩阵,《我,机器人》里的NS-5,还有《复联2》的奥创,这些角色无一都被创作者们赋予十分强大的能力,以至于可以全方位碾压人类。
如果要从进化的层面来构思,人工智能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或许是像“变形金刚”那样的拥有完整人格意识的“硅基生命体”,演化出和人类一样的社会体系,以及“好人和坏人”的定义标准。
不过嘛,这毕竟是科幻片,很多看似很先进的设定其实都仅限于想象。
而在现实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经开始普及到了网络时代下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同一个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AI的发展研究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科学家总是要不停地去精益求精,去制造出比以往更高精尖的人工智能。
目前作为该方面最高技术力的代表,莫过于世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娅”。
公民身份是一个人类个体作为整个族群社会一份子的最佳证明,一个AI机器人能够被人类授予此项身份,说明它的智能程度已经开始接近于正常人类了。
索菲娅拥有人类的面部构造,能像人一样喜怒哀乐,具备接近于人类意识的自我程序,还有和人类一样的学习能力,可以说除了是个“硅基生命”,索菲娅基本上和一个普通人类没什么差别。
另一方面,如同很多传统的体力劳动和流水工作业如今已经被更高效率的机械化作业取代一样,很多现代的重复性工作都是AI比人类更胜一筹。
而现在,科学家们又正在将AI的特长拓展到创意类工作的范畴上。
上面提到的网飞用AI来编写一部动画,外人一听挺新鲜的,但若是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