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学习并非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轻松,不仅仅是那些顶级高校,即使是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一样非常大。
在读研几乎成为标配的情况下,为了保研,为了追求绩点,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甚至要比高考前更大,且这段时间要长达几年。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如果不注重劳逸结合,保障合理的睡眠时间,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必要的体育锻炼,很难保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搜图
编辑
近日,山东临沂大学就发生了一起令人难受的悲剧,一位年仅20岁的女大学生,晚上在宿舍晕倒,经急救车送医后依然回天无力。
这位女大学生名叫李娇,就读于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当晚,当室友发现李娇晕倒后,第一时间向学校医务工作人员求救。
但学校的医务人员百般推诿,一直未到现场,直到赶到,但终因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导致了最后的悲剧发生。
公安机关也到现场取证做了笔录,警方最终排除了他杀和自杀的可能。经法医初步判定,李娇应该是心源性猝死,这是致死率极高的一种心脏疾病。
李娇去世后,其家人极为悲恸。花季少女突然离世,给家人的打击不可谓不大,更何况李娇还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她曾经答应过父母,等拿了奖学金就给家人买洗衣机和空气炸锅,万分可惜的是这个承诺已经永远无法兑现了。
事后,医院的工作人员没能及时赶到宿舍救治一事,医院工作人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要求学校给个说法。
李娇的家人声称,医院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哪怕人没救回来,家人的心里多少也会好受一些,毕竟大家都尽力了。
而现在的情况是,校医院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赶到现场,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导致李娇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期,这样的情况,李娇家人难以接受。
学校方面给出的答复是,学校的校医务室属于第三方,李娇的离世和学校无关,学校不需要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校方为了体现“人道主义”,在李娇离世后,组织学校师生为李娇捐款,共募得资金一万多元,并想把这笔钱转交给李娇家人表示慰问。
李娇的家人并没有接受这笔慰问金,李娇姐姐认为,我们不需要这种施舍,亲人都逝去了,钱又有什么用?他们只想要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图片疑似包含水印涂抹痕迹
更换图片
l校医及时赶到现场是否能够挽回悲剧
李娇家人和校方的矛盾焦点在于校医没有及时赶到现场,并采取施救措施,才导致了最终的悲剧无法挽回。
那么,校医如果及时赶到现场,能否阻止悲剧的发生呢?答案是非常困难,即使校医赶到现场,很大可能也改变不了结果。
李娇是当晚18点20分发生被发现晕倒,她的同学第一时间拨打,急救车14分钟后赶到现场,并开始抢救。
医院距离学生寝室有多远,14分钟之内能否赶到?如果说因为距离的原因校医14分钟内无法赶到,那么李娇家人的质疑就不成立了。
即使校医及时赶到现场,他们也不会比急救中心的医生更专业。心脏骤停发生后,患者在4-6分钟就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伤,随后数分钟死亡。
也就是除非当时李娇身边就有人懂得急救,不然即使校医赶到现场,几分钟的时间肯定是需要的,大概率也改变不了解决。
l校方的应对多少有点冷漠
学校方面声称,校医属于第三方,此事与学校无任何关系。从逻辑上来说,这个说法确实没错,但从情理上来讲,这个说法未免过于冷漠。
毕竟是贵校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发生了悲剧,事情还发生在学校,校方多少也应该承担点道义上的责任吧。
或许是校方担心该事件影响学校的招生,又或者担心李娇家人在赔偿金方面要求过高,所以先把自己的责任撇清,然后再谈其他。
但无论什么原因,校方的这种态度让人极端不舒服,至少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对李娇的家人更是又一次的伤害。
写在最后:
此事的最后结果,多半是李娇家人和校方协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金的问题。毕竟从道义上,校方理应表示出一定的姿态。
尽管李娇家人一再说只是要一个说法,但其实他们心里也清楚,人死不能复生,获得一笔赔偿金对死者家属多少也是一种安慰。
医院,不客气地说,基本都是摆设。尽管所有的大学都存在这个机构,但除了磕磕碰碰之类的小伤能够处理一下,其他的医院治疗,似乎也做不了什么。
医院工作人员推诿的原因。一方面确实是时间上赶不及,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确实不到位的事实。
因此,学生在学校,学习固然是主要任务,但一个健康的体魄是所有成功的前提,失去了健康,等同于失去了一切。
合理的睡眠,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果有可能的话,每年做一次必要的体检,只有学生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才是一切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