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浦东疾控疾控U健康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随着人口老年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持续上升,其中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一般人群发病率高达0.4%-1%,且发病率和患病率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脑栓塞,即中风,不仅会引起机体的不适,造成患者致残,同时还会增加死亡风险,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房颤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房颤是如何引起中风的呢?
接下来听U小编一一分析!
我们的心房有个鸟嘴样结构,叫左心耳,内部构造凹凸不平。房颤发作时,心房收缩功能异常,不能有效泵出血液,进入左心耳的血液长时间容易淤积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血栓最容易进入颅内,当血栓流动到人脑部并阻塞血管时可导致脑栓塞。房颤引发的中风,有着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所以大家要重视起来,预防房颤从生活中做起。如果已经是房颤患者,即使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也要重视预防中风。
那么,
有哪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房颤呢?
01
戒烟限酒
酒精可引起心肌纤维化,吸烟可通过间接和直接的机制增加房颤的易感性,烟草中的尼古丁、烟焦油、烟碱可导致心房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尼古丁还可增加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影响心肌的自律性,增加心房的心电不稳定性,导致房颤发作。因此应尽量避免主动或被动接触烟草,限制酒精的摄入。
02
合理运动,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7以下,维持体重稳定,合理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如游泳、快走、自行车、扇舞等),每次30分钟,每周3~4次,以此制定运动计划。
03
控制血压
高血压导致房颤的机制可能与左房压力增高、心房间质纤维化和炎症细胞浸润相关,建议家庭日常监测血压,减少食盐的摄入,静息时血压控制在</80mmHg范围内较适宜。
04
合理治疗糖尿病,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治疗,维持血糖水平稳定,能降低房颤发生的风险。
05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
如果已经是房颤患者,需要积极治疗房颤,预防中风的发生。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预防中风的有效手段,其中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是有效药物。由于患者的不同状态如老龄化、伴随慢性肾脏疾病、冠心病等可能会影响口服抗凝药的作用强度,因此在抗凝治疗前,医院充分评估各种口服抗凝药的风险和获益,并结合指导原则,合理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争取最大化发挥口服抗凝药的卒中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BALLJ,CARRINGTONMJ,MCMURRAYJJ,etal.Atrialfibrillation:profileandburdenofanevolvingepidemicinthe21stcentury[J].IntJCardiol,,(5):-.
[2]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等.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J/C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12(8):1-73.DOI:10./YXQY..08-01.
[3]GUOY,TIANY,WANGH,etal.Prevalence,incidence,andlifetimeriskofatrialfibrillationinChina:newinsightsintotheglobalburdenofatrialfibrillation[J].Chest,,(1):-.
[4]邓丹丹,朱蓓,侯莉.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4(06):-.
撰稿:医院陈婕,浦东疾控徐倩
原标题:《糟了!房颤了!这心动的感觉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