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避免悲剧,溺水救援的正确姿势
TUhjnbcbe - 2024/10/25 17:33:00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了 https://m-mip.39.net/nk/mip_7461259.html

每年暑期,我们都会看到一些有关游泳溺水的报道。

遭遇不幸,我们会痛心逝者的不幸遭遇,也期望在加强安全教育和防患意识建设进一步提高。

遇到溺水的情况,多数人的刻板映象往往是把溺水者呛到肺里的水给排出来。同样,我们时常看到拍背、按压腹部,甚至倒吊的救助姿势。

实际上,按照现代救援理论所述,面对溺水者,这种“跑水”法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甚至还有可能加重溺水者的危机。

及时发现溺水者

中国每年大约有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多人溺水死亡。

卫生组织估计,实际数字可能高一倍。其中,小学生可能占有5%左右。莫纳什大学世界卫生组织暴力、伤害与残疾问题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奥赛娜-史密斯在接受联合国电台访问时表示,虽然中国的溺水死亡人数全球最高,但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严重问题。

如此庞大的溺亡悲剧数量不禁让人触目惊心,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很多溺水的人员周围并不是孤单一人,甚至旁边有很多人游玩嬉戏,但多数情况下却没有人能及时发现溺水的状况。

其实,一般溺水者其并不会像电影电视里表演的那样大声呼救。

因为溺水者多数不会游泳,在遭遇溺水情况时,溺水者很难保持冷静,往往会因慌乱而导致误吸,多数溺水者是无法将头抬起来呼救的。

因此,我们在游泳时,如果发现有人在水中做“怪异”泳姿,或慌乱挣扎,一定要多留意一下,是不是遇到溺水者需要救助了。

错误的营救姿势

在很多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经典案例:有人将溺水的孩子倒背在背上,一路狂奔,希望能将孩子吸入的水倒出来。

类似说法还有倒牛背上等等,但现代救援理论已基本否定了这一项举措。因为这种倒吊控水的行为并不能增加救援的成功率,反而可能造成胃内容物反流甚至误吸,并导致心肺复苏延迟。

没有证据表明水能完全阻塞溺水者的气道,所以不要浪费时间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法来控水了。

清醒的溺水者,或者昏迷但尚有心跳的溺水者,溺水的时间比较短,加上气道进入水后保护性的呛咳将水排出,实际肺里的水并不多,胃里的水反而更多。不用刻意排出,并不影响后续的救援,而且心肺复苏救援过程中的开放气道,有排出吸入肺中水分的作用。

过分强调控水而无视溺水致使心脏骤停这一重要事实,反而因小失大,造成心肺复苏的延误,降低了救援的成功率。挤压腹部的控水过程还会导致胃内容物排出,这样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有害无益。

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肺内水会吸收入循环,从而改善肺氧合能力。因此,心外按压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控水法”,真正将肺里的水“排出来”。

溺水急救的正确方法

首先帮助溺水者上岸

不善长游泳的人不要盲目跳入水中救人,若溺水者还在水中扑腾,应当使用绳索、救生圈、竹竿等物品帮助溺水者,若溺水者已无法挣扎,则应当争分夺秒施救。

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

如溺水者神志清醒,从旁观察、防止误吸即可。

如神志不清,但有呼吸、心跳,应保暖并侧卧,以防误吸。拨打后,在一旁守护即可。

如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无心跳或脉搏微弱,则应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急救。

首先清理口鼻异物,先人工呼吸5次,再开始以次/分的频率进行心外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的循环。

注:此方法为人工呼吸通用救援方式,与PADIEFR专业潜水中的救援方式略有不同。

溺水时该如何自救?

溺水时,切记一定要冷静。不要因为在水中的环境就不知所措,不要用鼻子或嘴巴呼吸,避免呛水。

争取把头部露出水面嘴巴在水面时向周围求救,如果头部没有露出水面,争取将手臂漏在水面上,引起别人注意,可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进行营救。取仰卧位,尽量将头部向后靠,将身体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

溺水时,要注意全身放松,卸下身上的重物,可以将自己的身体团成一团,膝盖弯曲,大腿贴近胸部,手臂抱住腿成一团,屏住呼吸,全身放松,片刻之后也会向上浮出水面。

最后

心跳呼吸停止,如果大脑没有血液和氧气供应,缺氧5分钟就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即使过后再抢救回来,大脑功能也难以恢复。

刘烨在电影《硬汉2》中饰演了一位因救人而造成永久脑损伤的军人形象。

因此,现场的及时抢救非常关键。现在虽已立秋,但气温仍是持高不下,去海边游玩、进行水上项目的人们依旧是络绎不绝,在我们戏水消暑的同时,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对于溺水意外伤害事件的救助,最重要的是预防。这一点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这需要监护人的用心和上心。在外出游玩时尤要注意人身安全防护,以避免发生溺水意外安全事件。

1
查看完整版本: 避免悲剧,溺水救援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