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5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低于0.2%,8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为10%。房颤与卒中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在房颤相关性卒中患者中,约有20%在卒中发生时或发生后不久被首次诊断为房颤。此外,房颤相关性卒中通常比其他原因导致的卒中更严重。通过筛查和早期识别无症状房颤患者,并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然而由于证据不足,目前尚不明确应该对哪些人群进行房颤筛查,最佳的筛查方法是什么,何时开始抗凝治疗,以及早期筛查和治疗是否利大于弊。
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公布的推荐声明显示,证据不足以评估在老年人中使用心电图筛查房颤的利和弊。年1月,USPSTF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公布的最新推荐声明再次指出,证据不足以评估在无症状成人中进行房颤筛查的利和弊。
适用人群
该推荐声明适用于无房颤症状且未被诊断为房颤,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病史的50岁或以上的成年人。
推荐声明的依据
为了更新版推荐声明,USPSTF对老年人进行房颤筛查的利弊、筛查方法的准确性和效能,以及筛查出的老年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利弊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
USPSTF纳入系统回顾的相关研究中,筛查方法包括有自动房颤检测算法的单导联心电图、6导联心电图、有自动房颤检测功能的示波血压监测仪、72小时连续Holter监测和植入式心脏监测仪。
USPSTF对房颤筛查和干预的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USPSTF对房颤筛查和干预的评估结果
讨论
USPSTF的推荐声明并不反对进行房颤筛查,仅表明权衡房颤筛查利弊的证据不足,临床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房颤筛查,以及具体的筛查方法。
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多个专家组以及世界心脏病联盟(WHF)都建议,对于年龄>65岁的人群,可在体检时通过触诊脉搏进行机会性筛查,在发现脉搏异常后进一步行心电图检查。USPSTF认为,机会性筛查属于常规管理的一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筛查出的房颤和临床检测出的房颤预后相似,对干预措施的反应也相似。多项研究显示(包括GARFIELD-AF),诊断时无症状的房颤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卒中、系统性栓塞和抗凝治疗导致的大出血发生率与症状性房颤患者相似。
近年来出现的基于智能手机的设备,可使用光体积变化描记图法评估脉搏规律或记录单导联心电图,可能会改变房颤筛查的模式。与医务工作者触诊脉搏或行心电图检查相比,持续1年进行每周2次家庭自测和记录心电图的房颤检出率更高。目前,评估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的房颤筛查效能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参考文献:
1.PassmanR,FreedmanB.UpdatedUSPSTFGuidelinesforScreeningforAtrialFibrillation:SameasItEverWas?JAMACardiol.Jan25.doi:10./jamacardio...Epubaheadofprint.PMID:.
2.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DavidsonKW,BarryMJ,etal.ScreeningforAtrialFibrillation: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