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号是中国房颤日,提起中风,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高血压。然而,还有一种疾病引发的中风却令患者猝不及防,危害更大,那就是心房颤动,这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
今天,82医院复查,他告诉记者,年开始自己觉得时不时的会头昏胸闷,当时并没有当回事,直到去年住院时才确诊得了房颤,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倪先生犹豫了。倪先生:“(我的)那个同学跟我说,老人家不要做我的房颤比你严重,我到上海、北京都不要我做”。
没有立即手术的倪先生出院刚两天就中风了,医院后接受了房颤手术,现在的身体状态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倪先生:“前两天我买了一袋二十斤的米,我上五楼中间歇了一下上了五楼。”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跳频率很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次/分,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者表现为心慌、眩晕、气短等,有些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但是一旦轻视它后果很严重。
南大一附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宾公:“它最大的危害就是说脑栓塞引起偏瘫、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
房颤患者比没有房颤的患者中风发生率要高近5-17倍。而且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相比,房颤导致的中风更凶险,许多患者不治或者落下终身残疾。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南大一附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宾公:“老年人定期去体检尤其是做个心电图或者是心慌时做个心电图,或者做个动态心电图可以诊断出房颤来。”
既然对于房颤来说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那么,房颤如何预防呢?
南大一附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宾公:“高血压、冠心病或者是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等等有一些相关的疾病容易引起房颤的,要及时的治疗。”
都市频道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