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家长陪写作业气到脑梗,这届父母太难了,聊
TUhjnbcbe - 2025/1/4 21:12:00

近日,很多家长陪作业被逼疯,看视频感受一下家长的崩溃。

家长在怒吼,孩子在委屈。

还有一位家长由于情绪过于激动,直接诱发脑梗住院。

家长陪作业气到脑梗

网友表示,别人写作业要钱,你写作业要命啊!作不作业的无所谓了,保命要紧。

那么重点来了,孩子为什么简单的东西反复教不会?知道了3+2=5,那2+3为什么不会?

咱们把时间线往前倒倒,还记得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吗?那时的小可爱数数一口气到,古诗连背十几首,家长手机号码教两遍就倒背如流。那个时候的家长,疯狂发朋友圈炫耀,暗自得意,老娘莫不是生了个天才。

然而斗转星移,短短几年时间,天才上小学了,却再没有表现出天才的特质,表现平平不说,辅导作业常常气的老母亲抓狂,这个时候又开始怀疑,难道老娘生的是弱智?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为什么表现千差万别,让我们学点干货,不想看的这段跳过。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新的心智能力的出现是每个新阶段到来的标志,而这些新的心智能力使得人们能够以更为复杂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虽然不同的儿童以不同的发展速度经历这几个阶段,但是都不可能跳过某一个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和因果关系。

前运算阶段(2~7岁):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思维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不能进行抽象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获得了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两三岁的孩子之所以表现得好,归功于家长教的都是靠记忆去背的,或者是眼睛能看到的,都是在他发育认知内的,是具体思维方式。

孩子上了小学,运用到抽象思维运算,比如思维可逆性,3+2=5,2+3=?这些是孩子正在发育中的认知,而每个孩子发育有早有晚,所以有困难是正常的,可是家长却用已经发育完全的成人的逻辑思维方式强加给孩子,暴怒的吼道,这需要想吗?这需要看吗?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对不起,那是家长脑子里的“明摆着”,不是孩子的。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规定孩子7岁上小学,7岁的孩子大部分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具有可逆性,理解了特殊符号的含义,可以进行一些抽象运算的学习。

不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简单粗暴用成人思维来评判孩子,这是对孩子莫大的伤害。

我们再来聊聊家长为什么暴怒。

大家回想一下,你经过一整天的上班,挤公交搭地铁,应付甲方的刁难,回到家已经是精疲力竭,这个时候只想躺在沙发上好好休息,玩玩手机,可是你不能,因为你还要陪娃做作业,这是多么的反人性。

可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白天做了那么多消耗精力的事情,晚上再去辅导作业就心有余而力不足。

你的精力,耐心在白天都消耗得差不多了,陪孩子作业,留给孩子的都是疲惫的垃圾时间。就像视频里开头的爸爸的怒吼,你以为我愿意给你重复那么多遍吗,你以为我愿意天天给你唠唠叨叨的。是的,家长也是被逼无奈,当看到孩子字写得歪歪扭扭,一边玩一边写,那怒火噌的就燃烧起来,把一整天工作的疲惫,在甲方那里受的委屈,对生活的不满一股脑全部发泄到孩子身上,可是孩子何其无辜。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而你的孩子,就是这个金字塔里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哪一个元素,是最终的受害者。

最后聊聊陪写作业的正确姿势。

一,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家长不要在旁边看电视玩手机,走来走去,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自己可以在旁边看书陪伴孩子,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二,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家长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过度干预孩子。试想一下有人随时随地在对你指挥,这一横太短了,这个字写歪了,这个数算错了,有没有很恼火。

这样的家长让孩子无所适从,完全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哪,孩子的思维完全被家长掌控,好像一个提线木偶,失去了自主性,而且过度依赖家长,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三,作业结束后帮助孩子分析错题原因

如果是孩子理解题干错误,就加强平时的阅读练习。如果是知识点不懂,就教会孩子先复习上课内容,消化了再去做作业。如果是以前的知识点遗忘,就帮助孩子查漏补缺,构建更扎实的基础知识网。

四,积极正面的评价孩子

指出孩子最近的进步,必须是具体的事情,基于事实的夸奖,比如最近字写的越来越好了,最近写作业速度越来越快了。孩子受到夸张也更有动力。

不要简单粗暴的说,你真棒,孩子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五,与孩子一起讨论学习方法

询问孩子学习上有什么困扰,要与孩子一起找原因、找方法,毕竟最了解孩子的还是家长,帮助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目不转睛得盯着孩子一动不动,不如教会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好的作业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长陪写作业气到脑梗,这届父母太难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