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不用管,等到成年做完手术就没事了?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近视手术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厚度来降低近视度数,进而达到摘掉眼镜的目的,但是眼轴增长导致的眼睛结构并不能恢复正常,因而高度近视的并发症的风险并未降低。
2.屈光手术并不适合每一位患者,如圆锥角膜就不能做此手术。术前需要系统的全面检查,排除禁忌症方可,况且屈光手术的复发率高达80%以上,并发症也特别痛苦,如:术后干眼症,看近老花,圆锥性角膜眩晕,再次近视,角膜感染。新生儿期是视力发育的敏感时期,尤其要当心先天性眼疾。
激光手术的术前要求非常高
1.年龄:18-45周岁(青少年禁忌)
2.屈光度的稳定性:近2年屈光度相对稳定,每年的屈光度的增加不大于0.50D(50度)
3.屈光度范围:近视最好不超-10.00D,表层手术最好不超-6.00D;散光最好不超5.00D
4.双眼屈光度程度不一致的屈光参差患者。
5.最佳术前矫正视力:低中度近视不低于0.8,高度近视不低于0.3。
6.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软镜应停戴1-2周,硬镜应停戴2-3周,OK镜应停戴3-6月。
7.角膜厚度:大于um。
8.眼部检查无活动性眼病者。
9.心理因素:患者本人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10.患者本人有摘镜要求:不喜欢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
这些近视并发症你必须了解
1.后巩膜葡萄肿:眼轴过长时会发生后巩膜葡萄肿,周边视网膜变性萎缩,导致矫正视力下降。
2.视网膜脱离、变性、出血:是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8-10倍于其他人群,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3.玻璃体病变:眼轴延长,玻璃体腔增大,促使玻璃体进行性变性,从而相继发生液化、浑浊及后脱离,会出现明显的飞蚊症现象,觉得眼前有影飘动或有闪光感等。
4.白内障、青光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的机会比正常人高。
5.隐斜:由于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及相互关系失调,常伴有高度外隐斜。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的饮食,适度的锻炼,避免过度用眼。
2.对于青少年儿童,防控尤为最要,建议釆取合理的屈光矫正方式,如远用镜、近用镜组合,周边离焦设计的镜片尽量控制近视增长的幅度,减少近距离用眼、专业的眼保健方式以减少视疲劳。
3.对于高度近视人群尽重避免做极限、高强度的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离;应避免高强度持续用眼,定期检查眼底结构、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划重点:
1.激光手术是不可逆的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
2.激光手术并不能治疗近视。
近视无法被治愈,但是可以提前进行预防。没有近视的孩子,可以佩戴眼动康智能光眼镜进行有效防控。
眼动康智能光眼镜,通过智能穿戴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模拟全光谱、高光照、动态的太阳光照射,使孩子在室内用眼时,可以达到户外阳光下的用眼效果。缓解疲劳,刺激生成眼底多巴胺,控制眼轴增长,有效控制近视发生和发展。
智能光眼镜通过模拟自然阳光,光照强度达到了勒克斯。所以在看手机、电脑屏幕或者是在LED灯光环境下,智能光眼镜的全光谱,高光照特性,已经中和了当前环境下的有害光波。使用眼光环境更全面,用眼更舒适。同时检测用眼距离,通过云端大数据匹配,适时调整模拟阳光光谱,真正实现一人一机一数据,随时适配佩戴场景。以安全、自然的方式,为青少年的视觉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