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则消息,疫情期间,中国官方网课每天播出14小时,覆盖10亿人。
看到这组数据的人,肯定被惊到了,网络太强大了,网课对全中国总人口的覆盖率竟达到了76.9%;如果去除老年人、婴幼儿,网课的覆盖率超过百分之百。
假如单拿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数据来对比,结果更加匪夷所思。据教育部年7学公布的《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年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也就是说网课对学生的覆盖率竟达%。
另外,从时间上看。如果学生平常上课时间每天平均7小时,而网课播出时间每天14小时,网课时间正好为学生平日上课时间的2倍。
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让很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为我们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能让时间倒流的话,把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放回到年的“非典”时段,2亿多学生多天时间里,停学又停课,结果是不可想象的。
网络给疫情下的学校教育注入了强心剂,让学生和家长走出了心理恐慌区,的确功不可没。
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能看到事物有利的一面,更有必要认清其弊端。
电子产品的危害网课对学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视觉系统的危害。
电子产品对视觉的影响好多家长反映,孩子的视力又下降了,近视加深了。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就是孩子们每天都要长时间接触的手机、平板、电脑,发出的蓝光。
蓝关是波长为nm~nm之间的可见光,是能量最强的组合部分。
蓝光可造成视觉下降、眼镜干涩、睡眠障碍、白内障、甚至失明等疾病。据了解,上述疾病在我国63.5%的网民中不同程度地出现。
更为严重的是,12岁以下儿童对蓝光“0”抵抗,危害大且不可逆。
2.对学生体质的危害。
网络辐射对孩子身体健康影响极大在校学习,每节课间休息的10分钟,学生们三一群五一伙的结伴来到校院里,跑跑跳跳,追逐嬉戏,很好地舒缓和锻炼了身体。
在线学习,老师也会像往常一样,安排课间休息。可是,孩子们少了同学的相伴,不愿自己走下楼去,舒缓一下紧张的学习情绪,随之也就失去了锻炼身体的机会。
虽然说出现这种情况,不能直接归罪于网课。但是,确实是与网课伴生而来的负面影响。
孩子们增加的是体重,下降的是体能,影响的是体质。
3.对学业的危害。
网络成瘾导致孩子学习兴趣缺失在家上网课,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没想到的是,为时竟达百天之久。开始孩子们对上网课的方式,感觉很新鲜,时间一长,他们发现在家上课是那么的无聊,没有了教室里上课所拥有的快乐。厌学情绪,日有所长。
同时,随着家长复工上班,失去了对孩子学习的监督;老师在网线的这头,孩子在网线的那头,对学生的监督是那么的不真切,监督出现了真空。
英国伟大诗人丁尼生指出,“自尊、自知、自制,只有这三者才能把自己引向最尊贵的王国。”
尤其是初中以下的孩子,自尊、自知、自制正是他们需要不断加强的短板,缺乏监督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学业的荒废。
4.对行为习惯的危害。
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无数人身上得到验证有效,几乎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
多年来,孩子们早已习惯了校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多天的家庭网络学习,缺少的恰恰是学习应具备的环境和氛围。
网络学习,给了孩子太多的自由空间,他们可以在上课和做作业时分神、吃零食、做小动作等等。
有的孩子厌学,有的孩子变懒,有的孩子变得拖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重新抬头或得到加强。
网络教育的危害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利弊都很明显,让人欲爱还休。
不论有没有疫情,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这又让人欲罢不能。
正确利用互联网网络时代日益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风口行业,正确认识和利用万物互联互通,趋利避害才是紧跟时代步伐,不被抛弃的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