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姿势,大作用,中风偏瘫床上良肢位摆放,
TUhjnbcbe - 2025/5/10 12:02:00

脑卒中在神经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脑部血管由于血栓堵塞或异常破裂,导致血液无法正常进入脑部循环,从而引起脑组织严重损伤,其中以偏瘫者最为常见,高达60%~80%。偏瘫是肢体功能发生障碍的表现,其致残率达86.5%。

偏瘫患者临床表现复杂,由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除了出现压力性损伤、尿路感染、便秘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外,还常常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而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防止或对抗痉挛、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出现,从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要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是一种简单而廉价的策略,可以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从而减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既然我们认识到了良肢位的重要性,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良肢位的摆放吧!

1

卧位时

1.仰卧位

患者头置枕头上,枕头高度要适当,患侧肩部垫一软枕,使患侧上肢高于肩部,使肩胛骨向前突,防止肩关节半脱位;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手指关节伸展,掌心向上;患侧髋部及膝部下各垫一小枕,使髋、膝于屈曲位,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在足底放一硬枕保持踝关节于中立位。

2.患侧卧位

患者头置于枕上,患侧肩胛骨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向外伸展,前臂向外旋,腕关节中立位,手指伸展,掌心向上,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下面垫一枕头。背部放一枕头,躯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体位,健侧上肢可自由放置。

3.健侧卧位

患侧肩胛骨向外伸展,下面用枕头支持,前臂与肘关节伸直,腕关节稍伸展,四指伸展位,健侧上肢可自由摆放,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头上,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放一枕头,使躯干呈放松状态。

2

坐位

1.床上坐位

髋关节保持90°屈曲位,背部用枕头垫好,保持躯干伸展,保持双上肢伸展放在床前桌上,最好臀下垫一软垫,双膝稍屈曲,膝下垫软枕,患侧足底垫一软枕,使踝关节保持中立位。

2.轮椅坐位

患肩下垫一软枕,使患者躯干保持伸展,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垫后方,双上肢伸展位放在轮椅前桌上,或稍屈曲放于轮椅扶手上,前臂旋前,手指伸展,髋膝关节屈曲90°,双足平踏于轮椅脚踏上。

3

站位

患者双手叉握与双上肢放于身体两侧相比,双手交叉握住可以使身体重心较为稳定,降低了坐站转移过程中躯干运动的不对称性,而且人体姿势的摆动幅度减小,有利于提高坐站转移的稳定性。所以准备站立时是由一人在旁辅助,由患者健侧上肢辅助患侧,上肢屈肩伸肘,躯干充分前倾,帮助患者在坐站转移早期重心前移。

学习了各种良肢位,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的护理中做好健康宣教:各种卧位采取循环交替的方式进行,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采取床上坐位,因床上坐位久坐不易维持正确姿势,病情允许后可采取轮椅坐位或者站立位。

不管哪种体位,均需每隔2h变换1次体位,每次变换体位时都要做好压力性损伤易发部位防压力性损伤护理,经常巡视患者,发现患肢摆放体位不当,应及时纠正,同时指导其陪护协助监督良肢位摆放。

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里,如果你在卒中偏瘫等心脑血管的康复的过程中,遇到上肢挎篮手,鸡爪手,手指伸不直,僵硬,没有功能、肩痛及下肢的膝过伸、长短腿、走路划圈、踝阵挛、偏瘫等方面的问题,想需要帮忙解答,可以私信给我,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脑梗偏瘫正确康复训练#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姿势,大作用,中风偏瘫床上良肢位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