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湖北女子姚文娟打小就不喜欢自己的“后妈”周秀梅,因为周秀梅对哥哥的好让她嫉妒。为此,姚文娟没少和后妈对着干。大学毕业后,姚文娟果断地选择去江苏读书,毕业后留在了苏州工作。周秀梅主动去苏州给姚文娟带儿子,没过多久,却把儿子给弄丢了。姚文娟想想前些年和周秀梅闹得不可开交,就断定这是后妈的报复?然而,父亲却告诉她,周秀梅是她的亲生母亲,一番话让她痛哭流涕。
01
“壮壮,妈妈回来了。”
打开家门,姚文娟习惯性地喊了一声,却没有听到回音。往日,只要她开门,壮壮都会跑过来扑进她的怀里。
姚文娟又喊了几声,却只有婆婆周秀梅从厨房里出来,并不见儿子的身影。
“妈,壮壮呢?”姚文娟随口问了一句。
周秀梅迟疑片刻,突然醒悟过来,说,坏了,我忘了。我去楼下给你拿快递的时候,忘了把他带回来了。姚文娟一听,顿时慌了神,一把拉着周秀梅就往楼下跑,同时,也给丈夫打了电话。
姚文娟和周秀梅来到了拿快递的地方,哪里还有孩子的影子?丈夫回来后,立即去物业那里调监控,然而,监控中只能看见周秀梅拿快递的身影,并没有见到儿子壮壮的影子。顿时,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姚文娟的心中。壮壮还不满三岁,姚文娟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周秀梅来照顾孩子的各种反常表现。
姚文娟在苏州的一家公司,丈夫刘柏河跟她同在一家公司,是一名工程师。二人平时工作很忙,刘柏河的父母都有正式工作,而且都还没有退休。两人有了孩子之后,刘柏河的父母没有时间来帮带孩子,刘柏河就想让姚文娟的父母过来。
姚文娟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之前是在武汉给他的哥哥看孩子,哥哥的女儿已经读初中了,应该没什么事儿。可是姚文娟觉得周秀梅是自己的后妈,之前,二人相处很不愉快,她实在不好意思地向周秀梅开口。
正在他们准备请保姆时,姚文娟的父亲打来电话,说周秀梅过来帮她带孩子。不过,父亲。在电话中一再强调,周秀梅的身体不好,要她多关心一下。姚文娟一听,心里就不高兴了,周秀梅给哥哥带了十多年的孩子,一点儿事儿都没有,到了他家照顾孩子,身体状况就不好了。在姚文娟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周秀梅对他的哥哥好,因为她是哥哥的亲妈,自己是爸爸带过来的孩子,亲疏有别嘛!
姚文娟如今也不想计较那些,毕竟她和丈夫在苏州买了房子,贷款还得好多年还,她也要工作,现在也只有让周秀梅帮忙照顾儿子。
姚文娟和刘柏河亲自到火车站接到了周秀梅,晚上还专门带着周秀梅来到一家不错的餐馆里吃饭,有人照顾儿子,作为女婿的刘柏河还是挺高兴的。
只是姚文娟和周秀梅之间相处的并不愉快,实际上也只是为生活中的琐事。周秀梅以前生活在农村,生活一直非常节俭,平时做菜做饭数量都不多,而且品种单一。姚文娟就说她和丈夫平时工作忙,累得够呛,尤其丈夫的脑力劳动量大,需要增加营养,平时多炒几个菜,花不了几个钱。姚文娟每天留给周秀梅买菜的钱不少,周秀梅却听不进去每顿依然只炒两三个菜。姚文娟没有办法,那就自己买菜,有时间自己动动手。
平时,姚文娟喜欢买东西,每天家里快递不断,周秀梅就说,太浪费了,也不知道节俭,这样下去,早晚把家里败空的。
壮壮八个月大的时候,姚文娟给儿子报了早教班,平时自然是周秀梅带着壮壮去听课。小区里还有其他的爷爷奶奶带着孙儿孙女去,周秀梅和他们渐渐地熟悉起来,也和他们一起聊家事,最喜欢说的话题自然是婆婆说儿媳,母亲说女儿。周秀梅谈起姚文娟,也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姚文娟乱花钱,把优良传统都丢了。
这话不知怎么就传到了姚文娟的耳中,她十分恼火,说我又不是花你的钱,你在家里说说就算了,还四处乱嚼舌头,败坏她的名声。
周秀梅说,她说的就是大实话,哪里有像她那样大把糟蹋钱的?姚文娟说,花的又不是你的钱,你心疼啥?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越吵越激烈,姚文娟就差把“你滚回老家去”的话说出来,好在刘柏河及时赶回家,劝住了二人。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此后二人争吵不断。
终于有一次,周秀梅抬手打了姚文娟一耳光,说她不尊敬老人,缺乏家教。姚文娟气得把周秀梅的东西丢在门外,让她滚回去。刘柏河在小区门口看到泪流满面的周秀梅,连忙把周秀梅接了回去,还指责姚文娟怎么能这么对待母亲。姚文娟冷冷地说,她是自己的后妈,说着也是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02
姚文娟出生在湖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有一个比她大11岁的哥哥姚君。
小时候的记忆中,周秀梅十分疼爱姚君,每一次有好吃的东西,周秀梅都会分一大部分给姚君,给她只留一小部分。穿的衣服,周秀梅总是给姚君买新的,而她穿的大部分衣服都是周秀梅用姚君的旧衣服改的。
姚文娟至今清晰地记得自己穿着哥哥的衣服上学,被同学们嘲笑“不男不女”,有一段时间她都不敢上学。
可是,那个时候,姚文娟不敢告诉周秀梅,因为周秀梅平时对她挺严厉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几天都不能够见面,根本不会管这些小事儿。
读小学的时候,姚文娟非常羡慕同班的女同学能够在夏天里穿裙子,像个花蝴蝶一样穿梭在人群中,而她永远只是穿着哥哥的已经穿不上的旧裤子,从没有享受过穿裙子是什么样的感觉?
后来,姚文娟无意间听村里人说,他们家是重新组合的家庭,也就是父母结婚前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而后组合在一起。这让她突然明白,为何母亲对自己不好,原来周秀梅是后妈。
小时候兜里那些童话故事里、后妈的歹毒,不由浮现在眼前,她心中开始对周秀梅生出无限的恨来。
姚文娟开始模仿童话故事中孩子对付后妈的方法,与周秀梅对着干,不听周秀梅的话,故意跟周秀梅捣蛋。周秀梅让她往东,她偏偏往西。和周秀梅的争斗中,姚文娟经常把周秀梅气得直跺脚,有时候看见火冒三丈的周秀梅生气的样子,姚文娟就感到高兴。
上初中二年级的一天,姚文娟看见周秀梅拿着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在镜子前摆弄,连衣裙的款式虽然老土,姚文娟却觉得要是穿在自己的身上一定很好看,不过呢,她不敢开口要啊,心中却有一个歹毒的想法。
既然自己得不到,周秀梅也别想穿了。于是,趁着周秀梅在田里干活的时候,姚秀娟拿起剪刀,将裙子剪成了一个个的布条儿。周秀梅回来看见满地的布条儿,伤心地哭了。父亲回来知道姚文娟做的事情后,第一次揍了她,并警告她以后再敢动周秀梅的东西,绝对不轻饶她。
上高中后,姚文娟选择了住校,能不和周秀梅碰面尽可能不和周秀梅相遇,即便放寒暑假,姚文娟也选择去同学家,或者在市区打零工。只有父亲在家时,姚文娟才选择回家呆几天,父亲一走她也跟着离开。
周秀梅对于姚文娟的举动完全视而不见,不过,每一次姚文娟回家,周秀梅总是做一桌丰富的好吃的饭菜。即便这样,姚文娟也不愿意和周秀梅独处,两人后来几乎不怎么说话。
相比于姚文娟,哥哥在家的待遇就好得太多,每年雷打不动的两套新衣服,夏天一套,冬天一套,好吃的东西哥哥绝对比姚文娟分得多。
周秀梅的理论很简单,女孩子吃多了会长肉发胖,男孩子平时活动大、消耗大。
姚文娟不知道周秀梅的这套理论从哪里来的,她就反驳周秀梅说她宁愿长胖,周秀梅说女孩子长胖了没人要。反正姚文娟说什么,周秀梅都能反驳,说得头头是道。
姚文娟高考之后没有任何犹豫,选择去了外省读书,报考的江苏镇江的大学,四年大学生活。姚文娟没有回家一次,尽管父亲多次打电话,尤其是过春节期间,姚文娟独自一人面对空荡荡的寝室,也不愿意回去面对周秀梅。
此后,姚文娟参加了工作,到结婚生子,她与周秀梅见面只是寥寥数次,如果不是儿子壮壮没有人带,她依然不想再见到周秀梅。
实际上,周秀梅这一次从老家过来,再次出现在姚文娟的面前,姚文娟还是发现周秀梅有些变化,但说不出变化在哪里?
03
丢失的壮壮,姚文娟对周秀梅的恨达到极点,她完全失去的理智,冲着周秀梅大喊大叫,什么难听的话都说,甚至口无遮拦地说,周秀梅是故意把壮壮丢在外面的,甚至还说是周秀梅“卖”了壮壮。
周秀梅面对发怒的姚文娟,显得十分的委屈,站在一边,什么也不敢说。
一家人找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见到壮壮,姚文娟快发疯了。
刘柏河正准备报警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挂了电话,他顿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冲着姚文娟说,孩子找到了。
原来,周秀梅带着壮壮下去给姚文娟拿快递之后,又去了菜场。不过,去菜场之前,她还是觉得带着壮壮不方便,就把壮壮交给小区的一个认识的老太太。
那个时候,老太太正在小区里带着孙儿,两个孩子就在一起玩耍。没过多久,老太太就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家,中午还给两个孩子做了饭吃。下午,壮壮也在老太太家玩儿。周秀梅回家后,一直在忙着做家务,把这事忘得干干净净。
壮壮虽然是有惊无险地找到了,可是姚秀娟仍然心有余悸,而且为了防止周秀梅再次出现这样的事儿,杨秀娟和丈夫商量,或许应该请个保姆。
自从那天出事后,周秀梅的精神也变得恍惚,也不敢再接触壮壮。那天早晨,姚文娟刘柏河起床后,发现厨房里的早餐已经准备好了,依然是姚文娟很不喜欢吃的红薯稀饭和葱煎油饼。
姚文娟因为这两样早餐,不知和周秀梅说过多少次,丈夫吃红薯稀饭会反胃酸,煎油饼油太大,她一点儿都不爱吃。不过,这两样食物倒是姚文娟小时候最爱吃的早餐,只不过时过境迁,她早已不爱了。
周秀梅不在房间里,她的行李也已经不见了,显然她离开了。
望着空荡荡的房间,姚文娟心中突然有些失落,想想之前对周秀梅说的那些话,肯定早已伤了周秀梅的心,刘柏河说,他马上去火车站,看能不能遇到。只是他开着车去到火车站,找了几个候车厅,也没有见到周秀梅的影子。
刘柏河回到家中后,姚文娟立即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之后,父亲轻轻叹了一口气说,你这一次可能真伤到她的心了。父亲说完这话之后,沉默片刻,又说道:“没想到在你心中,一直把她当后妈,她是你的亲生母亲,你是她的亲生女儿,没想到你们的关系……”。
“我是他的亲生女儿?”姚文娟细细品味着父亲刚才的那句话,从父亲的语言中,显然没有意识到,她这么多年一直把周秀梅当成后妈,只是一位母女之间闹闹矛盾。
回想起这么多年,从没有人亲口告诉姚文娟,周秀梅是她的后妈,一切都是她自己的猜测。
04
接着,姚文娟又听到的让她更为整洁的消息,周秀梅在几年前,记忆力就越来越差了,医院检查,医生说她得的是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通常讲的老年痴呆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得到了一定缓解,自理生活能力没有太大问题。
在听到杨秀娟的孩子无人照料后,周秀梅犹豫了一段时间后,还是决定帮她照顾孩子。父亲原本不想让周秀梅去的,毕竟他知道二人关系不好,他很担忧姚文娟会刺激到周秀梅。但是
却拗不过周秀梅的坚持。
周秀梅在姚文娟家中,虽然在吃药,却因为姚文娟经常惹她生气,不可避免的让病情逐渐加重,记忆障碍逐渐加重。以至于会经常忘记一些事情,就如同周秀梅脑海深处一直记住姚文娟喜欢吃红薯稀饭加煎油饼,却总忘记姚文娟对她的交代。
随着这一次壮壮的丢失,姚文娟突然感受到那种母亲对孩子的爱,想想小时候,周秀梅一直对哥哥比自己好,是因为哥哥是父亲带过来的,哥哥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患有哮喘病,所以,对哥哥的关照就多了一些。
加上那个时候,家里的条件的确不怎么好,只有父亲挣钱,一家人的生活,哥哥和她要读书,也只能靠节俭过日子。
姚文娟突然觉得很自责,错怪母亲,想想父亲的那些话,她不由得痛哭流涕。她把一切都告诉了刘柏河,二人一起前往老家。
好在回到家中,看见母亲安全回到老家,姚文娟终于放下心。考虑到母亲后期的病情不可逆转,姚文娟最终和父亲商量,医院好好检查一番,以后父亲就不用在外打工了,搬到他们家去。
姚文娟想趁着母亲还记得自己,多陪陪他们,父亲就同意了。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父亲负责接送壮壮,姚文娟闲暇时候就陪在周秀梅的身边,还陪着她一起去跳广场舞。周秀梅的病情还算稳定,姚文娟也感到庆幸,自己还有机会好好孝敬父母亲。
“子欲孝而亲不待”,趁着父母亲还活着的时候,多陪陪父母。父母生养的儿女一场,年轻的时候,希望儿女都能够成材,能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年龄大了后,最希望儿女能够陪陪自己。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自私,最不涉及到利益关爱的爱,无论他们生活多么窘迫,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子女,或许有时候并不能得到儿女的理解,甚至会因为言语的冲突而影响彼此的关系,但是在父母的心目中,最终无法割舍的还是这份亲情。
文中的周秀梅在女儿的心中,却一直是扮演着后妈的角色,因而,女儿姚文娟对于母亲的态度,心中一直充满着偏见。从高中到大学,再到结婚生子,姚文娟对母亲没有爱,只有挑剔。即便母亲拖着患病的身体给姚文娟照顾孩子,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和体谅,反而被一味的指责。
无论是作为亲生女儿或者是继女身份,母亲辛辛苦苦养育她多年,即便没有血缘关系,这份养育之恩也是应该铭记于心,感恩于心。好在姚文娟最终醒悟,从内心感受到了对母亲的愧疚,有了进一步的挽救措施,也就不给自己的一生留下遗憾。
姚文娟和母亲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只是因为他们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让误会越来越深。可见,有时候必要的交流沟通是非常有用的手段,尤其对于重新组合的家庭,在子女成年后,应该把家里的事情、家里的情况告诉子女,可能避免今后财产上的纠纷。
在我们的周围,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之间,因为误会引起的家庭矛盾也是不少的。这些矛盾并非所有的都是利益而引发的,反而是几句话,或者是为了所谓的“面子”,让兄弟反目、姐妹不和,父母如子女之间老死不相往来。
遇到这种情况,作为父母要理解儿女所想所思,作为儿女一定要记得父母的生养之恩。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包容,一个家庭的幸福来之不易,破坏它或许就是一句话两句话的问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