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曾是个家庭幸福、事业顺利的女人,并且满怀期待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可命运偏偏跟她开了一个大玩笑,一纸病危通知让她所有希望毁于一旦。
丈夫不愿接受一个脑瘫的孩子,抛下她和孩子拂袖而去。也许是为母则刚,又或许是本质上她就很刚烈,从被抛弃的那刻起她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养大这个孩子,甚至还要让他比其他孩子都优秀。
此后,29年的时间里她既是父亲也是母亲,更是孩子的人生导师,他们一起成长一起乘风破浪。
终于,她不仅没有把儿子养成废人,反而成功把他送进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直接啪啪打脸狠心前夫。
她就是用母爱创造奇迹的邹翃燕。
邹翃燕生于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武汉幼儿师范学校当了一名教师。工作中,她认真勤恳,对孩子们也是如沐春风。
事业上春风得意,婚姻也如期而至。工作没多久,她就踏入了婚姻。婚后没多久,邹翃燕就怀孕了,她欣喜不已,整日都期盼着这个小生命的降临。所以,即便怀孕初期孕吐强烈,她还是坚持吃东西,为的就是能给孩子足够的营养。
到了后期,邹翃燕每天还会跟肚子里的孩子说话,给他唱歌、讲故事,每次胎动的时候她都无比激动。
熬了几个月,年7月,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已经到了临产状态,为了加速分娩医生实施了人工破水,羊水破开之后邹翃燕感到频繁且剧烈的疼痛。
可她没想到自己正在面临一场严重的医疗事故,医生竟然在破水之后把她忘记了,导致邹翃燕自己在病床上挣扎了两个多小时。
等医生想起邹翃燕的时候才发现事情已经不妙,由于羊水流干后胎儿依旧没有顺利分娩,导致其在出现了宫腔窒息的危险情况,并且已经伴随颅内出血的症状。
医生当即就给邹翃燕下了病危通知,明确告诉她孩子生下来有很大几率是瘫痪或者痴呆,甚至能不能活下去都不一定,言外之意就是劝邹翃燕放弃这个孩子。
然而,十月怀胎的辛苦和满怀期待的希望让邹翃燕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就这样毫不努力就放弃一个生命。于是,她央求医生无论如何都要帮她生下这个孩子。
医生见她如此执拗,便去跟她丈夫沟通,丈夫一听这个情况当下决定放弃。丈夫的冷漠让邹翃燕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但是她来不及伤心难过,只能极力向医生求救,可丈夫却狠心地警告她,如果她非要生下这个累赘以后就自己养。
即便如此,邹翃燕依旧不肯放弃,拒绝签字并坚持要完成分娩。终于,折腾了一天一夜后,邹翃燕生下一个浑身青紫毫无意识的男孩,医生紧急将他转入了重症监护室。
看见刚出生的孩子就浑身插满管子,护士甚至找不到他的血管,邹翃燕再也忍不住伤心的泪水,可她能做的也只是相信医生。
终于五天后,这个脆弱的小生命发出了第一声低微的啼哭,医生也松了一口气,只要哭出来就算是救活了,但脑损伤已经是不可逆的事实,只能视病情轻重在未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也注定了这个孩子不会有一个平常的人生。
邹翃燕看着这个自己用生命守护的小生命,百感交集,为他取名“丁丁”。
脱离生命危险后,丁丁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出院之前医生对他做了基本的检查后告诉邹翃燕,孩子受损比较严重的是运动系统,至于是否影响智力还要进一步观察,比如百日后是否会对眼前晃动的物品做出反应,是否能跟随父母的指引寻找目标并做出反应。
同时,医生也嘱咐邹翃燕一旦发现孩子有任何异常情况要马上就医。随后,邹翃燕忐忑不安地抱着丁丁回了家。
孩子是活下来了,可家垮了。回家后,丈夫一直埋怨邹翃燕带回来一个累赘,对他们母子俩更是爱答不理。
见识了生产时丈夫的冷漠,也看到了他对儿子的无视,邹翃燕对这段婚姻已经不抱任何幻想,果断办理了离婚手续后开始独自抚养丁丁。
此后的时间里,她时刻谨记医生的嘱咐,每天精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渐渐地,她发现丁丁的手部力量十分薄弱,正常孩子一个月就能完成抓握的动作,但是丁丁的小手始终没有力量。两个月的时候,正常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练习趴着,并且能自然抬头,这个丁丁也做不到。
原本,邹翃燕还希望有奇迹出现,但看着孩子这个样子,她也慢慢接受了儿子运动神经受损的事实,剩下的唯一就是智力没有问题。
丁丁三个月大的时候,邹翃燕尝试着给他看各种颜色的彩纸。起初,丁丁只是看着没有反应,邹翃燕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可是当她拿着彩纸来回晃动的时候,丁丁的眼神会十分灵活地随着纸片转动,这个反应给了邹翃燕一个莫大惊喜,孩子的智商没有受到损伤。
丁丁六个月大的时候,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医生告诉她丁丁受损的是运动和语言部分,智力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运动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锻炼和物理治疗改善的,只要坚持就可以接近正常人水平,至于语言方面或许暂时无法治愈,但吐字问题可以慢慢练习,总之不会成为痴呆儿,并且由于运动神经的弱化,孩子的专注力会更好。
医生的诊断给了邹翃燕更大的信心,她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儿子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为了锻炼丁丁的手部力量,邹翃燕就教他撕纸,起初丁丁费好大力气才能撕开一个小口,后来慢慢能撕成一半,再后来就越来越好。
训练了差不多半年时,丁丁终于可以撕成一条一条,此时邹翃燕意识到儿子不是完不成这些动作,只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有了办法,邹翃燕就觉得有了坚持的目标和意义。往后训练起儿子,也就更有信心了。
虽然邹翃燕花费很多精力训练儿子,但丁丁三岁的时候依旧站不稳,也不会迈步,看着其他小朋友在院子里玩耍他只能干着急。
看着儿子的无奈,邹翃燕带着儿子开始了漫长的求医道路。为了治好儿子,她辗转找到一个医院,虽然离家很远骑车要半个多小时,但邹翃燕一次都没落下,两天一次风雨无阻。
然而,每次治疗室里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还是让邹翃燕心中战栗,很多病人都受不了孩子遭罪半途而废,但是邹翃燕却陪着丁丁咬牙坚持了下来。终于一年后,丁丁也能在花园里肆意奔跑。
不仅如此,随着丁丁年龄不断增长,邹翃燕也不断加强他独立能力的培养,就连吃饭这种小事也不放过。
丁丁因为手部运动不够灵活,小时候外婆都是让他用勺子吃饭,后来邹翃燕跟他商量尝试练习用筷子。这个动作对普通孩子来说再简单不过,但是对丁丁来说却是十分困难。
第一次用筷子吃饭,他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才勉强吃饱,还弄得到处都是,外婆心疼他觉得用勺子也无所谓,但邹翃燕却说,如果他一直不会用筷子,长大了就要跟周围人解释他为什么不会用筷子,那就等于时不时地就得告诉周围人他小时候得过脑瘫。
就这样,在邹翃燕的训练下,长到7岁时丁丁表面上看已经跟正常孩子没什么区别,但是放在一堆人里立马就能看出来他的不一样,比如他说话吐字不清,走路跑跳都相对缓慢。
于是,周围人劝她还是应该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上学,避免在普通学校被同学欺负,邹翃燕不甘心让丁丁一辈子都做个特殊的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普通小学。
进入校园后,丁丁跟邹翃燕又要面对新的挑战。刚刚入学不久,同学们就发现了丁丁的异常,小孩子不懂事,没过几天丁丁就委屈地跟邹翃燕说有同学欺负他、嘲笑他,有一次他因为不小心碰掉了一位女同学的东西,结果那个女生把他小腿都踢紫了。
此时,邹翃燕突然意识到虽然一直鼓励丁丁不要自卑,但孩子毕竟还是太小,很多复杂的局面并不知道如何应对。
于是,第二天邹翃燕就陪着丁丁一起来到学校,然后又十分巧妙地引导两个孩子互相道歉,之后跟全班同学说明了丁丁的情况,恳请同学们友善地对待他。
有了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丁丁在学校里也更加自信起来。心理问题解决了,孩子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再加上,运动神经的弱化,丁丁的专注力确实比同龄孩子强很多,从小学开始学习成绩便一直名列前茅,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能力也十分强。
唯一不足的就是,丁丁的手部灵活度不高,他写字速度非常慢。为此,邹翃燕还特地找到老师申请延长丁丁的考试时间。
学校考虑到丁丁的实际情况,也很配合,答应给他特别关照。丁丁也争气,从最开始延长半个小时到一点点缩短,最终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等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就跟上了同学们的速度。
在母亲的关怀备至和学校的高度配合下,丁丁的成长路上也比较顺利。中考的时候,他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高中。
上高中就要面临军训、住校等新的挑战,学校起初联系邹翃燕表示丁丁可以申请不参加军训,但是邹翃燕不想让儿子成为特例,母子俩商量后还是决定正常参加军训。
虽然尽量不搞特殊,但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还是要面临新的问题,不太一样的丁丁再次遭遇到了同学的调侃和嘲笑,这让丁丁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甚至一度萌生了辍学的想法。
邹翃燕了解情况后又连夜赶到学校,再次不卑不亢地站到了讲台上,向同学们讲述丁丁的情况,并希望同学们能尊重爱护他。
与此同时,邹翃燕又找到老师,希望能适当减少丁丁的作业量,让他能有更多时间跟上同学们的进度。
这一次,学校依然积极配合邹翃燕,适当放宽了对丁丁的要求。
有了学校的理解,整个高中时期,丁丁成绩一直十分稳定,一转眼就到了高三。为了帮助儿子树立远大的志愿,邹翃燕带儿子去了一处高档楼盘,用每一层能看到的不同风景为例,向丁丁展示何为站得高看得远。
事后,丁丁也大胆地告诉母亲,自己想要考北大,邹翃燕听完十分开心鼓励儿子一定要实现理想。
年的夏天,丁丁以分的成绩拿到了北大的入学通知书。进入大学后,丁丁依旧要面对复杂的社交环境、同学们好奇的眼光,但此时的他已经能坦然面对这一切,也能巧妙化解。
但毕竟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有些时候丁丁依旧会有畏缩情绪,而此时的邹翃燕已经学会用玩笑开导他,她鼓励儿子不如尝试去追求班级里最好看的女生。
听母亲这么说,儿子丝毫不理解,邹翃燕则解释说万一真追上了你就获得了一段美好的感情,如果追不上那也就说明是真不行,放弃就好了。
其实,此时的邹翃燕是想通过这种鼓励教会儿子,面对现实。当然丁丁也在母亲这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成长为一个很优秀的人。
本科毕业后,他跨专业考上了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老师一句话又给他点亮了新的希望,老师说他的成绩完全可以去考哈佛的法学院,如果放弃有些可惜了。
这一次,邹翃燕把选择权交给了儿子,究竟是就业恋爱还是继续深造,都让他自己决定。最终,丁丁选择报考哈佛法学院的硕士。
随后,丁丁被顺利录取。毕业后,他又顺利通过了美国的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司法工作者。
虽然哈佛毕业,但丁丁并没有留在美国,而是选择回国发展,被一家知名企业聘为法律顾问。
随后,母子俩的故事流传开来。他们还一起上了电视,在亿万观众面前丁丁坦言母亲就像灯塔一样一路为他指引方向。邹翃燕则说,她是在跟着儿子一起成长。
虽然为了丁丁付出了许多,但是邹翃燕自己的事业也没有放弃,如今她已经是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母子俩都在各自的领域继续努力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