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专家面对面唐剑华良好生活方式助力阿尔茨海
TUhjnbcbe - 2025/6/9 19:23:00

编者按: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升市民健康预防观念,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国山东网烟台频道特推出“专家面对面”系列科普专访,医院各领域专家,传达科学健康理念。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到来之际,记者采访到了烟台市神经内科专家唐剑华。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21日讯(记者景立婷通讯员栾秀玲潘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表明,全球65岁以上老年群体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约为4%-7%,且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平均每增加6.1岁,患病率升高1倍。8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可高达20%~30%。在中国,每20个65岁以上的人中就有1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病,预计到年,我国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将超过万人。

每年的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为帮助大家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知识,克服阿尔茨海默病的康护难题,记者医院东院神经内科主任唐剑华。

说到阿尔茨海默病,很多人会将它与老年期痴呆划等号。但其实,老年期痴呆并不等于阿尔茨海默病。唐剑华教授指出,阿尔茨海默症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大概占到老年期痴呆的60%。老年期痴呆还包括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以及由于罹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帕金森病等疾病所导致的痴呆和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慢性酒精中毒造成的痴呆。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患了阿尔茨海默病呢?唐剑华教授表示,当老年人出现记忆下降并且症状不断加重、生活能力减退、情绪行为失常等表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记忆力减退,比如总是记不清事情,丢三落四,常常忘记刚刚说过的话,甚至忘记不太常见的亲人的面容和名字。随着病情的加重,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也不大记得清楚,不能回忆以前发生的事情。大部分早期的患者会表现为多疑,怀疑有人偷东西,怀疑其配偶有外遇等。有的患者还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易被外界刺激所影响,说话重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做事情拖三拉四等。”唐剑华介绍。

“在认知障碍的早期,还有不少老人是情绪问题,比如说心情不好不爱出门活动,社交活动越来越少,但老年人这一表现很容易被忽视。”唐剑华教授强调,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医院咨询并做相应评估和检查。

那一般需要做哪些检查?唐剑华介绍,主要有磁共振检查,包括普通像、海马像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以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认知障碍。另外还有血液学检测、生物标志物、量表评估。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与阿尔兹海默病抗争最有效的方式。临床中如果发现患者仅出现记忆力下降,还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称为轻度认知障碍或前驱期阿尔茨海默病。如果经过一系列检查,能够确定是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就应该开始进行干预。

针对治疗方法,唐剑华教授科普道:药物治疗有(1)胆碱酯酶抑制剂,主要包括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和加兰他敏等;(2)NMDA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3)仅在我国上市两年多的新药甘露特钠。这些药物主要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尽可能地维持整体功能,使衰退变得更慢一些。非药物治疗:以认知训练为主,其方式包括很多种,比如基于纸笔的游戏、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等。除认知训练外,还可以进行经颅磁刺激、电刺激、光照治疗、音乐治疗等。但这些干预措施的确切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来证实。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确切病因,科学界尚未有定论。但根据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有12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包括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空气污染、颅脑损伤、缺乏社交、教育程度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听力损伤等。

唐剑华教授认为,这些危险因素彼此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可以从以下几大策略入手:一是保持终生学习,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此句话不仅是依据至理名言,更能延缓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二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践行“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戒烟、避免有害性喝酒、坚持体育锻炼等;三是运动,运动有助于改善心情、提高记忆力,同时有氧运动可增加心脏血氧输出,供血增加可逆转与衰老相关的脑神经细胞衰退,降低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所以阿尔茨海默病是可防可控的,只要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就可以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唐剑华强调。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面对面唐剑华良好生活方式助力阿尔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