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首部英文版脑血管病年鉴出炉卒中住院患
TUhjnbcbe - 2025/6/13 21:10:00

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我国卒中死亡人数约占全球脑卒中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带病生存的脑卒中患者在我国已高达万……为让世界医学界全面了解中国卒中现状,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联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卒中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全球神经科学与卒中协作会等机构共同撰写了《中国卒中报告(英文版)》,这也是我国首部英文版脑血管病年鉴。

卒中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6岁

卒中,即通常所说的“中风”,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该报告描述了我国城乡居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况和危险因素,展示患者发病状况、临床特征、诊疗流程及院内结局等疾病发生和医疗质量等指标。研究显示:年,中国卒中死亡率为.49/10万,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卒中死亡率呈现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的特点。同时,农村居民的卒中发病率和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市居民。

卒中已成为造成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位原因。卒中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66岁,其最主要的类型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比分别为81.9%、14.9%和3.2%。医院中,儿童卒中(18岁)在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占比分别为0.1%、0.6%和1.4%。

此前,曾有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对此,医院院长王拥军表示,从63岁到66岁,别看只后退了3年,却是靠大量一级预防措施和人群干预换来的。

高血压和吸烟是卒中幸存患者普遍危险因素

从报告可以看出,与卒中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行为危险因素(如吸烟、高盐饮食等)和既往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房颤等)。在卒中幸存患者中最普遍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63.0%至84.2%)和吸烟(31.7%至47.6%),其次是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比例相对较低(2.7%至7.4%)。上述危险因素在全人群中也呈现较高的流行水平。

根据国家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目前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5.2%。

专家:危险因素控制不好,发病和患病率很难降低

“解读并分析流行病学数据,对于研判未来防控重点方向和制订相关防控策略至关重要。”王拥军表示,农村地区的卒中死亡、发病和患病情况明显高于城市地区;难点在于与卒中防控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知晓、治疗和控制,农村和城市间又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全国卒中防控水平和效果的提升,很大程度上要看农村的效果,所以这是未来的防控重点。

另外,从报告可以看出,卒中危险因素呈高流行水平,这说明卒中的后备军充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发病和患病可能还会继续增长。在卒中幸存患者中最普遍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和吸烟,其次是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上述危险因素在全人群中也呈现较高的流行水平。

“这些危险因素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卒中的发病和患病很难降低。”王拥军表示,在患者层面,要管理好各种危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核心指标的控制要达标。在人群层面要通过多种措施降低吸烟、高盐饮食等危险因素的流行,需要防治结合,共同努力。

据悉,《中国卒中报告(英文版)》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0多个行业和国家级权威数据库,其中涉及卒中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国家卒中登记等注册研究以及国医院质量监测系统等行政管理数据库,可较为全面地反映中国卒中的预防和诊疗现况。这将为相关机构更好地预防疾病发生、快速高效诊治、提升医疗质量、优化资源分配及制定相关卫生和研究政策等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支撑。同时,该报告也是我国近年来第一份较为全面反映我国卒中流行状况和住院疾病医疗质量等诊疗水平和住院结局的英文版统计报告。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欢

编辑:王海萍

流程编辑:王梦莹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首部英文版脑血管病年鉴出炉卒中住院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