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0岁的杜女士在火车上长时间歪着脑袋玩手机游戏,竟引发脑卒中(即“中风”)。专家称:长时间一个姿势,会导致颈动脉夹层而发生脑卒中。
有数字显示: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数达万~万,死于脑卒中的人高达万。脑卒中作为我国国民第一致死病因,约占总死亡疾病谱的22.45%。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趋势或许还会持续走高。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是由于大脑血管堵塞导致脑血液缺乏或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诱发脑卒中的风险因素有哪些呢?
1、不可改变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基因等。
2、可控制的因素。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胆固醇、饮食运动吸烟、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3、有可干预的因素。代谢综合征、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皿症:偏头痛高脂蛋白、睡眠呼吸暂停、吸毒等。
万幸的是,绝大部分的脑卒中患者都能找到发病原因,且可防可控,不至于最后造成悲惨的结局。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卒中的头号元凶。生活中要经常测量血压,如果你的血压高压经常高于或低压经常高于90,就需要及时就医。如果确诊了高血压,建议及时药物控制、有规律的运动锻炼以及饮食调整。
2、控制胆固醇。高胆固醇也是引发脑卒中的危险性因素。轻度胆固醇升高可通过减少饮食脂肪和运动就能控制,中、重度的则需加以药物治疗。
3、控制血糖。定期验血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糖尿病会增加罹患卒中的风险。平时需要增加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认真调整饮食合理控制血糖。
4、少盐。过量吃盐会增加患高血压风险,每天吃盐别超过6克,重口味者建议使用低钠盐。
5、严格戒烟,限制饮酒量。
6、规律运动。养成每日运动的习惯,特别是增加有氧运动。快走、慢跑、骑车、游泳或其
它活动,每日至少30分钟,可以在多方面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能显著减少患脑卒中的危
险性。
7、放松颈肩。增加血管的抗压力,促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预防脑卒
中的发生。
8、定期体检。严重的及时就医。40岁以上人群注意定期体检,我国4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占比高达60%多。
医院麻烦,这里要排队那里要等的。其实现在医学上针对身体检测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像蛋白质芯片检测技术,已经广泛用于肿瘤疾病标志物的筛查当中,它根据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一系列蛋白质因子变化,通过蛋白质芯片,将血清中的异常蛋白质因子筛选出来,由此反应出身体相关部位的健康状况。
检测本身并不是治愈疾病的过程,但通过检测提供的早期诊断,使病人获得治愈的黄金时机,在早期发现疾病、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上,健康检测是功不可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