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讯(记者杨丽通讯员吴靖于广周马馥荟陈思妤)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关于开展年慢性病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有效预防和控制脑卒中高危因素,提高群众卒中识别能力,减少因脑卒中导致的残疾、死亡发生,医院卒中中心组织开展了“年世界卒中日暨第12届全国卒中宣传周系列活动”。
10月25日,医院组织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在院内举行义诊活动并在院内多媒体进行科普宣传;
神经内三科副主任医师于广周、主治医师金俊在驻马店市金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对站内职工及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脑卒中早期识别及脑卒中预防知识培训;
10月27日,医院组织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和健康管理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在驻马店世纪广场举行义诊咨询宣传活动。
在义诊现场,专家团队耐心细致地为前来咨询的患者诊断病情、指导用药、指导康复等,并免费测血糖、量血压,发放脑卒中防治宣传册等。
10月28日,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心健康管理师对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有什么危害?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可防可治。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如何进行脑卒中风险自我评定?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推行了简单易行的脑卒中“8+2”危险评分。其中,“8”是指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8项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2”是指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高危:具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或者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判断为高危的人群建议立即向专科医师咨询脑卒中的预防。
中危: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且患有1项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
低危: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且无慢性病。
对于高中危人群都需给予定期的随访管理,同时针对其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诊疗处置。
怎样预防脑卒中发生或复发?
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防治脑卒中。
(一)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7点:
1.清淡饮食;
2.适度增强体育锻炼;
3.克服不良习惯,如戒烟酒、避免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
5.注意气候变化;
6.保持情绪平稳;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二)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重点注意以下5点: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2.高脂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
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应积极控制血糖。
4.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
5.提升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积极参与、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