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严不是医学专业的,只能从文化的角度来简单讲一下中国古老的医术——中医。当然如果把中医叫做医术,那也实在是太浅薄了。中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医术只是其中的一小类。
中医是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而这些理论不是站在我们这个科技时代能够得出来的,必须在透彻认识整个宇宙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这样的理论。这些理论很多现在看来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但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蛛丝马迹可以发现,在四千多年前,这些理论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掌握。而现在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因为这是中国从大洪水之前的那个文明继承下来的,是中华文明从未断绝的又一个证据。
再说一遍,老严不是医学专业人士,因此本文只能从自己了解的那些方面去进行讲述。除了本文所讲到的,一定还有其他方面的东西,如果有中医从业人士读到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在回复中补充赐教。
这些理论当中最基本的,就是前面讲到的循环理论。循环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方式,当然也就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人的身体在无数的回环往复中成长和变化,这些规律都是可以掌握的。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体质,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活地域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等等,在这些区别下,人体的循环也是具有一定的区别的。中医医理在循环这个大规律下建立,又要针对每个个体有具体考虑。说得简单一点,针对相同的病症,高明的中医开出来的药方是不一样的,或者说选择的治疗方式是不一样的。这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作决定。
中医的经络、气血等,都是循环理论的具体化。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对循环理论的具体讲述。如果循环顺畅,人体就会很健康。如果循环阻滞,人体就会体现出病态。当然这个理论就可以推论出治疗的基本方向,不通的要促通,不顺的要理顺。西医是不具有这些理论的。
中国传统的武术、吐纳、气功等,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的延伸发展。药石、针灸、推拿,是促通和理顺循环的具体运用。在循环理论下,病症虽然表现出来的是特定位置,但中医要从整个人体来进行思考,甚至站在宇宙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因此中医有理由嘲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治疗方式。
第二个理论,是天人合一的理论。这个解释起来比较复杂,用不太全面的话来说,就是中医强调人的自然性,认为人和这个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样,都是和宇宙的运行紧密相关的,甚至本身就是宇宙运行的一部分。季节的运行,昼夜的交替,天气的变化,这些都是宇宙运行形成的。而这些因素决定着生命的变化。在农业上,春耕夏养秋收冬藏,人也是一样,要顺应宇宙变化,不可逆时而动。逆时而动带来的是生命的衰落,带来的是虚弱和死亡。
动物本身是具有天人合一的先天本能的,他们春天发情,夏天生育,秋天长膘,冬天蛰伏,都是自然而然的。然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强,社会生活导致了跟宇宙的关联理念不是那么强,因此更容易生病。所以人类更要主动去考虑自然变化,去掌握自然规律,去顺应自然发展。
中医的许多动作,都是可以用天人合一的理论去解释的。比如中药。无一例外,中药都来自自然界,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物,有的是矿物。使用中药的本身就是利用了我们这个宇宙的互补关系,使用一种生物的物质来促进另一种生物。当然在很长时间里我们只能从表象上来认识了,比如某一种中药能促进骨骼生长,我们只能了解到这种中药。而在西方化学传进来之后,我们才能准确认识到因为这种中药的含钙量很高,而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
中医有一套完整的养生理论,而养生的基本思想其实也就是天人合一。比如现在有钱的人都是冬天去海南避寒,夏天去哈尔滨避暑。而在中医看来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这是违反天人合一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我们要充分利用季节,夏天要利用高温和太阳排出体内的寒气,冬天要利用低温和干燥排出体内的暑气,这样才能形成健康的循环。
第三种理论是宇宙理论,中医认为人体和宇宙一样,是一个互相影响的整体。在每个人体宇宙中,气血津精有固定的通道,有特定的运行方式,人体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结构,当然也有不同的功能。五脏六腑之间是相通的,就像我们的鼠标键盘和电脑内部功能是相通的一样。宇宙尽管大到了无限,但是也有一些特定区域,触动这些特定区域,能够引起整个宇宙的反应。人体也是一样的,不过人体的特定区域有一个专用名字叫穴位,这些是人体若干信息汇集的地方。
第四个是阴阳五行的理论。中医认为人体的各器官各部分有自己的五行属性,因为五行之间是相生相克的,所以人体的各部分也具有相生相克的作用。而在用药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药物自身的五行属性,药物之间的相生相克,从而充分利用他们的不同属性。所以,中医药典的每一种药材都要标明性热、性凉、性寒等特色,这说到底就是指的药物的阴阳属性。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有着自己的医疗理论。而中华民族包含的各民族,医疗理论有很多是相通的,完全可以看的出来是同源的。比如哈萨克族医药也讲究阴阳,讲究天人合一,讲究气理调和。他们的具体治疗手段跟汉族可能很不一样,但这仅仅是同一理论指导下发展出的不同道路。其他的比如蒙药藏药维药壮药等,和汉族的医药也有或多或少的理论相通之处。所以中药这个定义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各民族的医疗理论和方法,并不仅仅是汉族的。国家相关部门每年评出的知名中医,其中既有汉族的,也有少数民族医药领域的。
不过,随着天族和神族离开人类社会,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已经不是那么深刻了。所以我们对中医,尤其是对中医理论,已经达不到史前文化的那种认识水平。老严在本文说了那么多,看起来好像句句在理,但其实仅仅是泛泛而谈。要具体讲宇宙跟人体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讲人体的循环方式怎样去适应宇宙的循环方式,老严只能张口结舌。
从这个角度来说,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我们对宇宙对自然认识的越来越深入,中医的发展会越来越高,而不是最终被废弃。这种发展并不是新的创造,而是一种回归。但是真正要回归到史前的高度,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了。
所以中医是中华文明的标签之一。国外有些杂音,认为中医没有解剖依据,因此不科学。那是他们根本就站不到中国上古时候的高度,当然也就无法了解中医。他们是用他们的标准来评价,殊不知他们标准本身就是非常低的。但是他们的这些言论的确影响了国内的很多人,而中医真正要到达创始时候的高度又不太可能,因此一些人对中医没有信心。但是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看,中医绝对是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一方面。
从地球历史来说,中医是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根据本书之前章节的讲述,我们可以认为伏羲女娲制定的逻辑伦理促进了中医的产生,甚至很有可能在那个时代就已经产生了中医。之后的神农尝百草、黄帝论医等,如果是真实的历史,那他们其实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的具体发展。比如神农尝百草主要是在医药方面,《黄帝内经》主要是在养生和医术方面。然而在之后,我们就失去了对宇宙的全面认识,因此只能从某些角度某些领域来进行发展了。
当然,如果我们坚持用传统的观点来分析,那就认为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人类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这样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就根本没有高等文明,那也就不会形成对宇宙的全面深入认识。这样看来的话,中医就是从蒙昧中产生的,是古时候人类对自然认识不足的产物,从来就不具有科学依据。至于哪种说法更接近事实,还请读者们自行判断。
补充一点,一般认为对宇宙的认识指的是这个宇宙包括哪些星球,哪些星系等等。这固然是宇宙知识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宇宙本身的运行方式,宇宙的生长和衰亡,宇宙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