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不仅让中国的每个城、镇、村都通上了道路,建设了我们现代化生活必备的水电设施,还让在国外城市中才较为普遍的网络,走进了基层,普及千家万户。现在很多人都在网上了解咨询,通过一方小小的屏幕了解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不出家门就能让大脑享受一次走遍天下的旅程。
但是,通过“云旅游”所了解的美食美景,依然很难跟亲身体验得到的感受相比较。比如说,很多人在网上看到哪个地方的特色美食有多好吃,刚好看到身边也有这样的美食餐馆,就想去尝尝鲜。结果试过之后才觉得大失所望,觉得网上的评价言过其实。
而潮汕的牛肉火锅,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很多开到外地的潮汕牛肉火锅店,都让人感觉味道比较平庸,只有沙茶酱值得称道一下。为啥在外地吃到的潮汕火锅,味道这么平庸?其实,光这一点就决定了外地的潮汕火锅比不上本地的好吃。
真正的潮汕牛肉火锅做法很简单,甚至小孩子都能做,潮汕的火锅里很少有像外地火锅一样,放很多高汤调料,辣椒红油这种刺激性的锅底就更不可能出现了。一些火锅店的锅底就只是清汤(看上去是清汤,实际上是牛骨和南姜熬煮出来)和几块白萝卜或者苦瓜,毫无技术可言,这种大智若愚的做法,其实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凸显食材本身的鲜美。
潮汕牛肉火锅的灵魂,不在于烹调的手法,也不关乎锅底的配料。在牛肉被端到食客面前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完成了整道美食的烹调。
从科学的角度上看,肉类在脱离活体后,都会从新鲜期、僵直期、后熟/自溶期、腐败期不断演化。而在动物被屠宰后的极短时间,也就是新鲜期里,肉质会超乎想象的柔嫩。而新鲜期往往只有宰杀后的2到3个小时里,一旦过了这个时间段,肉类就会进入僵直期,然后不可逆的发生变硬变酸的现象。也就是老饕常说的“排酸”。
很多人都在大夸日本、澳洲的和牛有多美味,实际上在中国基本上很难吃到最正宗、没有经过排酸阶段的日本、澳洲和牛,风味完全是大打折扣的。更多的是一个心理作用。毕竟很多中国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知道现杀的肉最美味。
而真正的潮汕牛肉,最大的特点就是新鲜,用摩托从屠宰场直接把刚杀的牛肉送到火锅店,完成一场跟时间的赛跑。尽量要在两三小时内完成,最迟也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因为一旦进入排酸阶段,牛肉就不太适宜食用了。
所以,在外地的牛肉火锅就很难有潮汕牛肉火锅这样的环境和供应链,来满足新鲜牛肉的供应需求,而没有最优质的食材,主张衬托原味的潮汕火锅味道自然大打折扣了。不知道各位看官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你们觉得潮汕牛肉火锅的味道有传说中那么美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