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知棒
让我设想,在今夜的群星中,有一颗在引导我的生命通过。
症/常/青/年
??这是一些来自往日复读废墟的呢喃,不提供经验与意义的普遍解答,不提供跳出深渊的药方。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细审视,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
这份采访稿件大改了三版,最后我们删去了缠绕的背景与介绍,编织出另一种空间和时间。这种叙述给我们被遗弃的长夜带来光亮,我们关心自我试验与自我裂变,关心濒临破碎的时刻,关心那些微妙的走在悬崖上的瞬间,以及人们在此之中的恐惧和渴望,还有抓住它的一些努力。
我们无法搞清楚「复读者的生活和生命感觉应该怎样」,我们只能告诉你:我们这些复读者的生命曾经感觉怎样和可能怎样。
有被采访者说:「有个地方承载无人问津的生命历程,感觉好感动。」
你们不需要看到我们的全貌,只需要看到我们的生活片段,署名的字母和汉字大多是随机挑选。这是一种玻璃般的言语,隔开了我们完整真实的生活,希望你们在倒映中看见自己。
像友人,在深夜听着我们嘘气。
对角巷的入口:被迫转移的人与决定复读的场景定格地理位置:伦敦破釜酒吧后院的一堵墙背后。
进入方式:对着垃圾箱边上的砖块往上数三块,往横里数两块,轻轻敲三下。最好用一把粉色的雨伞(不过这大概不是打开入口的必要条件…)。
他敲过的那块砖抖动起来,开始移动,中间出现了一个小洞,洞口越变越大。不多时,他们面前就出现了一条足以让海格通过的宽阔的拱道,通向一条蜿蜒曲折、看不见尽头的鹅卵石铺砌的街道。
「欢迎,」海格说,「欢迎你来到对角巷。」
元「我的同学们都在从事什么伟?的事情呢?如果我不能继续取得相似的名誉或利益的话,我将会是?个失败者。」
青山伸个头恍惚失意,两天高强度的志愿研究,一切仿佛已经尘埃落定,大致决定了想去读的学校,规划好了以后的道路。好像觉得接受命运的安排如此的自然。轻飘飘的,仿佛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
又忽然觉得与其在大学认真读四年再去考研,考个好学校,那复读一年实在是太少太划算了。
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觉得一切可以被接纳,然后感觉忽然豁然开朗。枷锁劈开,似乎重新开始的能量聚拢,仿佛命中注定一样,干脆利落的踏上这条路。
Fred选择复读这件事,现在看起来有点像我的一意孤行。只填了一个志愿,然后这样想:「滑档我就去复读。」是很坚决的想法,所以投档线出来的当天我就收拾好了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