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考点精析第1天病理学丨细胞与组织损伤
TUhjnbcbe - 2020/12/18 1:48:00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损伤

考纲要求

1.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

3.变性的概念,常见的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4.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5.凋亡的概念、病理的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考点解析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1)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可以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加。

又分为生理性肥大(妊娠期子宫、哺乳的乳腺、运动员的肌肉)和病理性肥大(高血压病的心脏肥大)。

(2)增生:器官或者组织内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

见于妊娠期子宫、青春期乳腺、肝叶切除后干细胞的增生。

(3)萎缩: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官的体积缩小。又分为生理性萎缩(青春后期胸腺的萎缩,更年期后生殖系统的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1.营养不良性萎缩: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全身肌肉萎缩。2.压迫性萎缩:肾孟积水引起的肾萎缩。3.失用性的萎缩:久卧不动后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4.去神经性萎缩:瘫痪患者的下肢肌肉。5.内分泌性萎缩:内分泌功能低下引起的靶器官的萎缩。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1.外界致病因素:生物性、理化性、营养性等;

2.机体内部因素:免疫,神经内分泌、遗传变异、先天性、年龄性别等3.社会心理因素

二、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

(1)原因

1.外界致病因素:生物性、理化性、营养性等2.机体内部因素:免疫、神经内分泌、遗变异、先天性、年龄性别等3.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精神、行为和医源性等

(2)发病机制1.细胞膜的破坏:细胞损伤特别是细胞早期不可逆性损伤的关键环节。

2.活性氧类物质(AOS)的损伤作用:细胞损伤的基本环节。

3.细胞浆内高游离钙的损伤作用:大量钙流入导致的细胞内高游离钙(胞质钙超载),是许多因素损伤细胞的终末环节,并且是细胞亡最终生物化学和形态学变化的潜在介导者。

4.缺氧的损伤作用: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受抑制,使ATP合成减少,使细胞内各种代谢发生障碍,活性氧类物质增多,从而引起细胞的损伤。

5.化学性损伤:作用途径包括:直接的细胞*性作用;代谢产物对于靶细胞的细胞*性作用;诱发免疫性损伤;诱发DNA损伤。

6.遗传变异:化学物质和药物、病*、射线等,均可损伤核内DNA,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细胞发生遗传变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点精析第1天病理学丨细胞与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