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11月期中物理实验模拟题
TUhjnbcbe - 2020/12/30 15:43:00
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曹健勇老师: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呼和浩特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呼市“国文物理工作室”成员,呼市中考命题组成员。呼和浩特实验中学教师。呼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全国物理教师优秀辅导员,全国物理工作室优秀工作者。

年11月期中物理实验模拟题

1.如图甲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黏接在一起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小诚同学利用该实验装置和量角器,进行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0A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2)实验时让光贴着粗糙的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小城多次改变AO入射方向,对应量出OB与MN之间的夹角,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可逆;显示光路;

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特点分析;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告诉的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时应选较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当棋子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薄前面不变虚能

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镜前才能观察到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因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能看见棋子A的像。

3.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下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

0

15

30

45

60

反射角/°

0

15

30

45

60

折射角/°

0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和______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且折射角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3)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是否存在不足?

答:____填(是或否);

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反射;折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是;

应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实验,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此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多次测量是为了获取多组数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4.如图所示,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和物体的颜色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呈现彩色光带,白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______选填“红”或“紫”光。

(2)在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荧光物质发光的区域是______。

(3)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是______色的。换一块红色玻璃加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将会呈现______色光。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______选填“仍能”,“不能”看到彩色光带。综上所述,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紫无红不能透过的色光

由图可知,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光屏上A处为紫光,B处为红光,紫光之外是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因此,将荧光物质涂在白屏上,荧光物质发光的区域应该是区域。

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表明该玻璃不吸收不反射光线,故该玻璃的颜色是无色的;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白色反射所以色光,故换一块红色玻璃加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将会呈现红色光。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蓝色屏,蓝色屏只会反射蓝光,吸收其他色光,故不能看到彩色光带由此可知,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中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______,要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

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的像的特点是______.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小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调整光屏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小芳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中央同一高度B左近视

要使烛焰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此时物距为,,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B;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故应调整光屏向左移动;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物距变大,像距应减小,若要成清晰像,光屏应向左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应使光线发散一些,所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近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故答案为:中央;同一高度;;左;近视。

6.同学们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酸奶密度:

进行实验前,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左,调节方法是______。同学们依次进行甲、乙、丙三次测量,如图所示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请结合同学们的实验过程,将相关数据填入表中空白处。

空烧杯的质量m/g

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g

酸奶的体积V/ml

酸奶的密度/kg.m-3

______

______

40

______

这种测量密度的方法,会使测量的密度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不增加实验步骤的前提下,应该按照______填图中的序号的顺序测量。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82偏大乙、丙、甲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偏左,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标尺的分度值为,空烧杯的质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酸奶的质量:;酸奶的密度:,如下表所示:

空烧杯的质量

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酸奶的体积

酸奶的密度

33.4

82

40

1.×

因为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时会有残留,这样测得酸奶的体积偏小,由密度公式知,得到酸奶的密度偏大;为了减小体积测量产生的误差,可先测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再将油倒入量筒,最后测烧杯质量,顺序为:乙、丙、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11月期中物理实验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