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暑期论坛年邯郸市中考物理学科
TUhjnbcbe - 2021/1/19 5:32:00
广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31/4320044.html

年邯郸市中考物理学科分析报告

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王灏林

23题:本题为填空题,为容易题题,本题重点考查生活用电部分的知识,体现了家庭电路中安全的重要性,结合生活,联系实际。

本题共2空,满分为2分,平均分0.83分,得分率约为41.5%,得分率偏低。

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第一空正确答案为“火”,有学生写成火线,火线上,相,相线,都得分,有的学生写的更具体:用电器与火线之间的,更精确,这一空得分率较高,也有学生审题不清晰,写成了进户火线而不得分。

第二空正确答案为“金属外壳”,写成金属壳也给分,只写外壳不得分。这一空答的可以说五花八门,全属外壳、金属处壳,尤其“壳”字写错的特别多,还有写金属外层,电属外壳,塑料外壳等等,有的学生理解错误,直接写成了接地线,很是可惜,所以老师们平时教学中还是要注意细节,知识点的要求要到位,书写要规范。

24题:本题为简答题,为中等难度题,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的相关知识。

本题共3个小题,满分为3分,平均分为0.47分,得分率约为:15.7%,得分率严重偏低。

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错别字多;②概念不清导致语言表述不准确、不严谨;③不会用物理语言表述问题;④答题语言拖沓冗长,但又答不到关键点上;⑤字迹潦草,勾抹严重。

学生答题过程出现的具体问题:

(1)小题:①表述不准确,如:“大气压强的存在”,“吸盘内大气压强”;②表述错误,如:“大气压强力”,“大气压力的作用”,“内部大气压大于外部大气压”,“大气压强的作用力”;③错别字,如:“大气压墙”、“汽压”。

(2)小题:①不写主语,不说位置如:“流速大的压强小”;②概念不清如:把“流体”写成“物体”、“液体”等;③错别字如:“流体”写成“汽体”;④知识性错误如:“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3)小题:①错别字多,“连通器”写成“流通器”、“连同器”、“联通器”、“连通气”等;②只答连通器定义,不写原理;③连通器写成“U型管”;④语言表述不规范,如:把连通器写成“上端暴露在空气中,下端联通的容器”;⑤表述错误如:液面相平写成“液面平行”“液面平衡”“液面在同一条直线上”,“连通器两侧高度相等”。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1、夯实基础。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基本概念、规律讲清讲透,一定要用物理语言“言传身教”,切忌将生活语言带入课堂,特别是表述概念、定律、规律、特点等,一定要用物理语言规范表述,并用同样规范的标准要求学生。

2、培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审题能力,只有找准题中的关键词理解了题意,才能表述准确;如语言表达能力,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规范答题,语言要简洁、科学、准确,切记拖沓冗长。

3、吃透规律。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强调概念是怎样树立的,概念和概念之间是有规律的,有联系的。

4、做透实验。物理教师要在课堂上尽量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刻度,教学过程要细致点,教学态度要耐心点。

5、注重细节。例如题中的关键字、易错字,一定要反复强调,纠正错别字。教师平时阅卷时也要严格按照中考阅卷的标准,平时手下不留情,中考学生才能受益。

25题:本题为填空题,为中等难度题,本题主要考查机械能转移和转化的相关知识。答案分别为“动”、“弹性势”、“不是”。

本题共3个空,满分为3分,平均分为1.83分,得分率约为64%,得分率正常。

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分析如下:

(1)第一个空答案为“动”,大部分同学都能答对,但有一部分

同学答“动力势能”,还有答“物理能”、“下垂能”、“下坠能”等一些杜撰的名词,还有一部分同学答错的如填“弹性势能”“内能”“机械能”等概念不清的情况。

(2)第二个空答案为“弹性势”,大部分同学都能答对,但也有

一部分同学由于错别字而失分,如写“强性势”、“弹性释”、“弹形势”,还有杜撰名词的,如“弹力能”、“弹性能”、“弹力势”“伸缩能”等,还有同学答错的如填“化学能”“热能”“动能”等概念不清的情况。

(3)第三个空为选填“是”或“不是”,二选一,本题答案为“不

是”。大部分同学都能答对,但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审题不清而写成“不能”“不”“不行”等不按要求答题。

(4)另外,这三个空中还有学生书写太潦草,让阅卷老师实在辨

认不清的情况失分。还有一小部分不会,答题纸空白失分,也有部分学生答题错位失分等等。

综上所述,学生丢分原因主要为老师平时上课物理语言不准确或

对概念强调不到位所致,也可能是平时训练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没有强调到位所致,出现了大量的错别字。

26题:本题为填空题,为容易题,。答案分别为(1)好,(2)热传递(3)4.2×。

本题共3个空,满分为3分,平均分为2.38分,得分率约为79%,得分率正常。

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个空正确答案为“好”,基本上90%的学生是正确的。

第二个空正确答案为“热传递”,正确率也很高,但出现的问题是书写太差,“热”字为上下结构,有些考生写成了左右结构,“传递”也有书写不规范、出现错别字的情况。

最后一空正确答案为4.2×,有考生写,42×或者0.42×都正确,在科学计数法上面没有做要求。也有大量考生计算能力较差,计算答案不正确,导致最后一空正确率相对较低。

27题:本题为物理、化学综合填空题,为容易题。本题考察内容分别为核能及其利用和热机的分类。这三个空均为选填。评分标准为:答案错误或多字、少字、错别字不得分。

本题共3空,满分为3分,平均得分1.58分,得分率约为53%,得分率略低。

前两空“不可再生”、“核裂变”,得分率较高,主要出现的问题是: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比如把“再”写成“在”,“裂”书写错误。最后一空“热机”得分率低,多回答为发电机、电动机等。显然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不好,说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易忽略了课本知识的教学,没有解决好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换问题。

32题:本题是实验探究题,为中等难度题。本实验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基础实验。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实验操作、反射定律和光的反射作图,体现了对基础的考察,考题难度中等。

本题为4分,平均得分1.09分,得分率约为27%,得分率较低。

学生试卷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1小题:(1)写错字:量角器写错,例如写成器角器、两角器、量角起。(2)量角器名字写错:例如写成量角尺、量角板、半圆尺、测量角的工具(3)画蛇添足:除了写量角器外还写了其它无用工具,例如尺子、半圆尺、笔等)。(4)不懂该实验,写的是无关的器材,其中写平面镜的最多。

第2小题:(1)没有写清哪个纸板翻折。(2)表达不规范,不严谨,写成将纸板F倾斜。(3)出现错别字“沿”写成“延”“纸板””写成“纸杯”,“钢板”。(4)没有弄清实验目的(认为该实验是探究“光路可逆”的实验,实验步骤写错)

第3小题:(1)入射角与反射角位置写反。(2)写成反射角和入射角相同。(3)写成“反射角=入射角”。(4)写成“反射光线等于入射光线”。(5)简写成“两角相等”。

第4小题:(1)法线透过平面镜。(2)法线用实线。(3)没有标垂直符号。(4)平面镜没有画短斜线,或者用虚线。(5)反射角度数写错,位置标错。(6)作图不规范,例如法线不是角平分线,平面镜与法线不垂直,不比尺作图。

还有个别同学出现的问题是答案写错位置,导致失分。

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教师在教学中不规范用语、不规范操作,不重视课本有一定关系,更主要原因是本实验是学生实验,但因为一些学校实验器材陈旧,实验现象不明显,或者其它原因,教师用观看视频教学代替学生实验教学,学生无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无法在实验探究中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操作的能力,更无法培养学生务实的科学精神。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基础,课程标准为准则,规范日常教学,开展好实验教学。

33题:本题为实验探究题,为中等偏难题,本题主要考查简

单机械中斜面的相关知识。本题共6空,满分为6分,平均分约1.6分,得分率约为27%,得分率偏低。

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第1空:答案不唯一。举例不够准确,对利用斜面省力情况理解不到位,例如一部分学生写“骑自行车下坡省力”等。

第2空:此空得分率较高。

第3空:学生不会或写成类似“斜面越陡越费力”等。

第4空:没有写全或不写。

第5空:拉力F与物重G的比值写反了;拉力F与物重G成正比等。

第6空:计算错误,或是对机械效率不理解。

教学反思与建议:

1、此题为斜面探究,平时教学时候应加多举例子强学生对斜面应用的理解。

2、对于材料数据分析依据,应加强学生学会对数据分析,找出所有的依据或选项。

3、书写实验结论是一定要让学生紧扣实验题目及实验目的写结论,写出准确以及紧扣题目或实验目的的结论。

4、加强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物理量的认识和理解,物理教学注重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34题:本题是物理电学实验题,中等偏难题。本题对电路连接、故障分析等基本实验技能常规考察之后,考察了结合图像、动态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的计算,对电功率计算的推导公式的进一步理解。

本题共7空,满分为7分,平均分为1.58分,得分率为22.57%,得分率偏低。

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第2问评分参考的答案是电源电压过小,电流过小也给分,主要问题是对电路故障原因理解不透彻,出现了小灯泡短路和断路等错误答案。第4问主要问题是对物理结论的表述不规范、对物理结论理解不透彻,出现了忘记写当电压相同时和当电流相同时这些条件、加上了电源电压不变这个错误条件,将电功率与电阻顺序写反等现象。

37题:本题为电学综合计算,属于中等偏难题。今年电学计算题与去年的电学分类讨论的题型有了较大的不同,不再考查电路变化、分类讨论、极值问题。而是以考查电能表、电功率、电阻、电热的基本计算为主。重新回归的应用类电学计算题体现了物理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思想,也和整张卷子主题思想相呼应。

本题共3问,满分为6分,平均分为1.78分,得分率约为30%左右,得分率略偏低。

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

1.解答过程中没有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缺少必要的公式和主要的演算步骤,甚至有的只写出最后答案;

2.答案中计算错误,或者只有数字,没有单位的比比皆是。有的学生只写出电学公式,但公式与题目所给条件不能相互联系;

3.个别学生在解题过程没有运用物理思想进行解题,而是利用纯数学计算的形式得出结论。

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启示:

1.规范:对于物理计算题一定要规范答题,例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演算过程以及物理量中的角标要书写规范;

2.注重教材的使用:今年的37题对于设计实际输电线这个题型

在人教版九年级课后题中有它的影子,对于课本的深入挖掘是我们始终追求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其实路就在自己脚下。

3.把生活中的物理情景转化为物理模型,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

在解题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科素养

4.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解题,例如37题

第二问中求导线电阻,可从电能,电功率,以及导线与用电器功率分配等方面入手获得答案。

38题:本题为力学综合计算题,为难题。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将初中阶段学习的诸多概念、定律、原理、规律等融合在一起加以综合运用,着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题共3问,满分为7分,平均分为0.83分,得分率约为11.85%,得分率严重偏低。

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书写潦草,审题不清,答非所问,部分学生物理公式应用不熟练,单位换算出现差错。

2.部分学生物理术语不规范,描述不准确,无必要的文字叙述及文字说明。

出现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

1.机械记忆公式,不理解公式的具体含义,把公式、物理量符号记忆混淆。

2.把物理当成数学,只注重数字的计算,忽略物理学科的规范要求。

3.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实验做的少,导致学生考试应用公式生搬硬套。

4.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过多,导致教师示范减少,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少。

教学建议:

1.在新授课时必须从基础入手,从实验入手,把每个公式中字母的物理意义弄清。

2.抓住物理计算考察的本质:物理基本概念、物理基本原理、物理基本定理的综合应用,而不是纯碎的数学计算,在教学中抓住有关概念、原理、定理、规律的准确理解及含义,在应用上规范其书写步骤。

3.学生多实验,教师少演示,把课程标准的20个必做实验按照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要求完全落实到位。

4.课堂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必要时可以减少,加大基本手段应用,为学生做好示范。

中考理科综合试卷主观题部分共16个小题,满分为73分,其中物理试题10个小题,44分。学生平均得分13.97分,得分率约为31.75%,得分率明显偏低。

今后整体教学建议:

1.把握好教学目标和方向,要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上,要放在方法的训练上、要放在逻辑思维的建立上、要放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不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单纯的知识的传授上。

2.教师应该改变“做实验不如讲讲实验”的观念,带领学生多走进实验室,尽可能的完成教材所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3.教师应该重视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在实验课前,教师应按照科学探究七个方面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在实验课上,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要避免包办代替、简单否定,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法,教师也可以鼓励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改进实验、创新实验;实验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小制作、小发明和小论文之类的作业。

4.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客观数据的重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学生出现不如实记录数据、见到别组数据与自己的不同或者见到自己的数据跟结论不符合就跟着更改数据的现象,此时教师应教会学生科学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或者帮助学生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

5.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规范的使用学科语言。答题时,使用物理专用术语,不能用日常用语,更不能自造术语;不能多字、漏字、改字,导致句子的意思发生改变;涉及到物理名词,不能写错别字;不要自己更改答题用语;实验和探究性试题的结论书写,千万注意不要忘记先写出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开放性试题添加条件,按题意执行即可,不要多,也不可少;注意因变量和自变量的顺序。

编审:李建国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暑期论坛年邯郸市中考物理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