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历程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细胞的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4、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这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
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5、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6、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7、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
8、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个DNA,每个DNA一般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
9、有丝分裂: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10、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11、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平面上,叫做赤道板。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12、细胞板不等于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
13、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有DNA复制。例如,蛙的红细胞。
14、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
DNA数目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15、细胞有丝分裂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16、细胞分裂期:分裂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17、分裂中期: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好的时期。
18、分裂后期: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19、没有纺锤丝的牵拉着丝粒也会断裂,纺锤丝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单体均分到两极。
20、分裂末期: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2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是染色体的行为特征相同,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区别: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细胞的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分裂为二;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二。
2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主要与中心体有关。
23、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新的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2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有丝分裂后两个子细胞中的核中遗传物质和染色体的数量与亲代细胞相同。
25、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6、无丝分裂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27、蛙的红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28、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核,也不能进行分裂。
29、在无丝分裂过程中有DNA的复制。
30、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1、细胞的分化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32、细胞分化的特性: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
33、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34、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35、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物种全套遗传物质,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36、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受精卵、2~8细胞球期、生殖细胞)也有全能性;通常讲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实例:克隆羊),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37、细胞分化的稳定性是在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38、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RNA、蛋白质不完全相同,因为细胞分化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9、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
40、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化学致癌因子:如苯、坤、煤焦油等;病*致癌因子:能使细胞癌变的病*叫肿瘤病*或致癌病*。
41、预防:避免接触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习惯,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42、人和动物体的染色体上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43、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44、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45、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a.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b、有些酶活性降低(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会导致头发变白);c.色素积累(如:老年斑);d.呼吸减慢,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e.细胞膜通透功能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46、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在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细胞、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47、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的作用条件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48、生命体的衰老和死亡与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不是同步进行的。
资源免费送(详情点击)
请先阅读获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