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痴呆症中仅次于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第二常见形式。25%的中风患者在中风后一年内出现新发作的痴呆,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的发病率为0.%,其中血管性痴呆占68.5%居首位。
由于血管性痴呆相对预后较好,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类型。因为80%以上的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遗传只占15%左右。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诊断、治疗至关重要,也许会具有可逆性或延缓病程进展。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类型,其发病率随着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等的剧增而上升趋势明显,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缺血、出血、急慢性缺氧等)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以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男性多见,尤其是在有脑小血管疾病的患者更为常见。
由于血管性痴呆相对预后较好,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类型。因为80%以上的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遗传只占15%左右。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诊断、治疗至关重要,也许会具有可逆性或延缓病程进展。
血管性痴呆
VS
阿尔兹海默症
///
那么血管性痴呆和大家的“老熟人”阿尔兹海默症是什么关系呢?
从临床症状上看,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以至于很多人根本分不清。其实它们有着本质区别。
一是病因。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而阿尔兹海默症病因是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如果患者多次出现脑血管疾病(比如中风)或者有多种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则更可能是血管性痴呆。
此外,阿尔兹海默症往往起病隐匿,症状基本呈直线进行性发展,逐年加重。而血管性痴呆症状往往呈波动性,可能症状突然出现或者突然加重,让人措手不及。
这几类人小心!
///
首先要小心的是有脑血管病病史的人,比如有多次卒中史,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微出血等。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病患者也要格外小心,这些慢病对脑血管的长期慢性损伤较大。
有吸烟、酗酒、熬夜、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
有痴呆家族史。
高龄老人。
可以从这些方面预防
///
警惕、对付血管性痴呆,关键在于未雨绸缪,做好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具体怎么做?《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明确提出,根据大数据和计算机模型分析估计,控制好7个重要危险因素,有望减少全球1/3的痴呆发生,尤其是血管性痴呆。而这7个重要危险因素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低教育水平和心血管病。
要避免以上因素,除了提高受教育水平外,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END-
赵敏教授坐诊时间
周二上午河南中医院门诊楼3楼10诊室
周六上午河南中医院门诊楼3楼10诊室
周六下午河南中医院普罗旺世门诊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