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豆苗子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接诊了一名3岁危重患儿,孩子当时高烧不退、脸色苍*、尿液呈酱油色。经检查发现,这一切都是“蚕豆病”所致,经抢救后得以康复。
再一搜索,发现和“蚕豆病”有关的消息还不少,比如杭州一4岁男孩因吃蚕豆头晕呕吐,经输血、输液治疗一周后才出院;医院重症监护室之前曾一次性接收了十多名蚕豆病患儿……
“蚕豆病”是种什么病?我们还能好好吃蚕豆吗?
东汉时期一名叫张机的大夫发现有的人在进食蚕豆后皮肤会变*,他把这一病症命名为“谷疸”记录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到了上世纪50年代,四川医学院(医院)的儿科医生杜顺德在收治了8例因进食蚕豆出现酱油色尿等症状的患儿后,将这种病命名为“蚕豆病”。
蚕豆病的官方名称是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它的本质是基因缺陷。
红细胞缺乏G-6-PD,会使得体内没有足够量的还原剂来对抗氧化损害,而蚕豆中正好携带一些对红细胞不利的氧化物质,如蚕豆嘧啶类、异脲咪等,食用后就会诱发急性溶血性*疸和溶血性贫血,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据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4亿蚕豆病患者。在我国,蚕豆病具有“南高北低”的发病规律,广东、云南、四川等皆为高发地。同时,蚕豆病还有“重男轻女”的特性,中国男性的发病率大约在2%~5%左右。
小贴士3岁以内的孩子,初次吃新鲜蚕豆时一定要小心。家长应随时观察孩子食用后的反应,如有不适尽快送医。
蚕豆病虽然可怕,但如果你体内不缺乏G-6-PD,那就完全可以用各种方式享受蚕豆。毕竟这小小的一粒豆,营养极为丰富,养生功效非常好,不吃实在太可惜。
蚕豆又名兰花豆、罗汉豆、胡豆,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被人类种植食用的历史非常古老,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它之所以能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其较高的营养价值是分不开的。
1.健脑防痴呆钙、锌、锰等元素有助于滋养神经和脑部细胞,磷脂、胆碱等是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蛋白质是智力活动的物质基础,这些成分在蚕豆中都能找到,而且含量还很丰富。特别是蚕豆中的蛋白质,含量能达到25~35%,是食用豆类中仅次于大豆的高蛋白作物。
常食蚕豆可以同时补充多种健脑营养素,增强人体记忆力,延缓大脑衰老,所以蚕豆也有“补脑豆”的称号。而且比起核桃来说,蚕豆的油脂含量低、脂肪含量少,既可替代主食食用,又能当做零食吃,吃法更多样百搭。
2.保护心血管蚕豆中富含被称为“血管除垢剂”的维生素B2,它能加速脂质代谢,防止脂质沉积,同时还能增强血管壁的韧性,防止血管壁变薄。
蚕豆中的钾、镁、维生素C含量也不低,它们都可以帮助血管保持通畅,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率。
3.促消化防便秘每百克蚕豆含有膳食纤维3.1克,特别是蚕豆皮中纤维素含量更为丰富,适当食用可降低胆固醇,促进肠道蠕动,对于预防肠癌也有一定的作用。
除此之外,长吃蚕豆还有助于补充营养素、提高免疫力、促进骨骼发育等等。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食蚕豆还有很好的健脾开胃、利水消肿功效。
那这胖乎乎、绿油油的蚕豆怎么吃比较好呢?
酸菜蚕豆煨腐竹
食材:蚕豆,酸菜,腐竹,生姜,彩椒,胡萝卜
做法:蚕豆先用水煮3~4分钟,捞出来过凉后去除外皮。腐竹用冷水泡发后用厨房纸巾挤干水分,下锅炸至干松捞出。起油锅,下姜丝、酸菜丝,煸熟后加1勺酱油、半碗清水,放入腐竹和蚕豆炖煮,最后加一些白胡椒、葱花、彩椒块、胡萝卜丁即可出锅。
蚕豆是治疗帕金森的首选食物,它含有丰富的左旋多巴,进入大脑后可以合成多巴胺,有助于滋养神经。腐竹蛋白质含量也很高,同样能健脑益智,营养神经。再搭配上酸爽可口的酸菜,非常适合夏天食用。
蚕豆炒着吃或煮着吃时会有点臭臭的味道,有的人不能适应,这时可以试试茴香豆的吃法,解馋又养胃。
茴香豆
食材:干蚕豆,桂皮,八角,小茴香,辣椒,*酒,香叶
做法:干蚕豆洗净后加温水浸泡,至可以捏动的状态即可。锅中放水,放入八角、桂皮、香叶、小茴香、辣椒、*酒,加适量盐,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慢煮,至汤汁快要收尽、豆子软烂时即可出锅。
另外,对于有口苦、大便粘腻、口臭等症状的湿热困脾人群来说,还有一个特别的吃法——蚕豆代茶饮。
蚕豆代茶饮
配方:炒山楂3份,薏苡仁3份,神曲3份,蚕豆2份,佛手1份,荷叶1份
做法:按比例调配好各种药材,煎水代茶饮即可。喜欢喝粥的也可以将上述药材投入粥中同煮。
这杯代茶饮既可用于湿热困脾症状的治疗,又可用于高血脂的预防。但脾胃虚弱、脾胃功能差的人则不建议饮用。
一些尿酸高、痛风的朋友可能觉得豆类食品嘌呤高,自己吃不了。的确,干蚕豆的嘌呤含量属于植物性食材中比较高的,不过大家基本不会干吃;而鲜蚕豆因为含水,所以嘌呤含量并不高,尿酸偏高的人群适量吃一点也无妨。
不过,尿酸偏高的朋友在吃蚕豆等豆类时要注意,在吃的时候不要长时间熬煮,也不宜搭配大量肉类或干的菌藻等高嘌呤食材,同时少喝豆子汤。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