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又叫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密,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每年的9月21日被确定为“世界老年痴呆日”。
老年性痴呆迄今病因不明,多种因素可能参与致病,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主要表现为渐进性的记忆障碍,患者不能记忆当天发生的日常琐事,记不得刚做过的事或讲过的话,忘记少用的名词、约会或贵重物件放于何处,易忘记不常用的名字,常重复发问。还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说话突然中断或语言空洞;不能认识亲人和熟人的面孔;不能完成日常能做的事情如刷牙、点烟等;可出现严重定向力障碍: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或不认家门,在房间里找不到自己的床,不会使用常用物品或工具如筷子、汤匙等。患者还会出现计算力障碍,常弄错物品的价格、算错账或付错钱。部分病人还可出现精神异常,如抑郁、焦虑不安、兴奋、行为怪异、严重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其中,逐渐发生的记忆障碍或遗忘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特征或首发症状。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患者从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到最后的智能严重衰退、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肢体僵直,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良好的心理、生活护理,能够延缓患者的病程,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早期患者,应尽量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日常活动,包括脑力和体力活动,尽可能多的活动可维持和保留其能力,如演奏乐器、跳舞、打牌、打麻将、打字和绘画等,都有助于病人的生活更有乐趣,并有可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随着老年化的进程,我国的老年痴呆患者将逐渐增多,因此,老年人及家人应警惕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
省疾控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曾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