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上从南京站出发去上海,和同事来到金拱门便民餐厅点了份鸡肉肉夹馍套餐,一份油炸土豆条的功夫,对面的同事还在和冰镇汽水里的冰块作斗争,她颇有耐心地把汽水里的冰块用吸管一块块剔到餐盘里,最后才美滋滋地盖上杯盖开始喝。“中年人了,喝不了冰的。”虽然我也是保温杯不离手不睡午觉会死,但还是对这一举动颇为惊讶,我以为她是调侃,结果她一脸慈祥地补了一句:“我保温杯里真的加枸杞。”
想了想,好像从去餐厅被问要喝点什么,回答“就茶水”那一刻开始,我就步入了不可逆的中年将至。作为朋友圈集中在92-95的一份子,身边已经开始出现了油腻的中年人倾向。虽然还不至于肥头大耳又脱发,商业互吹的兄弟情和张口闭口的房子车子以及曾经好像离自己很远的贷款利率保险理赔,都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一股脑地冲进了我的生活。
我不抗拒长大,不抗拒变成一个“斤斤计较”的中年人。由于自己的神经大条,工作前一直自动屏蔽各种芝麻大的优惠活动,觉得花精力去研究五块十块的优惠有什么意思,前两天却不自觉在饭桌上跟同事炫耀了自己支付宝抽奖中了一个月的优酷会员。这话题一开,大家都停不下来了,什么积分换保险啊信用免租房押金啦,才愧疚自己以前过得太浪费。
我也曾经以为自己会是特殊的那一个,以为有一点小聪明,看得通透一些,就能少走很多弯路。近些时间才发现,自己该走的弯路一步也没少走,愈发地认为自己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与他人无异,平凡俗气,且逃不过命运。
不加班的时候会告诉自己十一点要上床,点外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