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决胜苏州中考88天做物理的追光者光学精解
TUhjnbcbe - 2021/5/18 22:38:00

光学对于多数同学来说十分抽象,因为光看得见却摸不着,这和电学有些许的类似。但初中部分的光学实际上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能够运用想象力,结合生活经验,光学的奥秘就如同悬在天上的烈日朝阳一般,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当你望向它,它便无可遁形。

一.光的直线传播类经典例题:

例题1如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_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答案:B、A、C

解析:首先理解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的定义,三者顾名思义实际上就是地球上的人们可以观察到的太阳的部分,日全食即意完全无法看到太阳光;日偏食即意只能看到某一部分;日环食则意为只能看到太阳的边缘圆环。那么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理论可以很快的得出答案。

重点: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均为光的直线传播。

二.光的反射经典例题:

例题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内,人眼位于P(0,4)位置处,平面镜MN竖直放置,其两端M、N的坐标分别为(3,1)和(3,0),某发光点S在该竖直平面y轴的右半部分某一区域内自由移动时,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的像,则该区域的最大面积是

A.0.5㎡B.3.5㎡C.4㎡D.4.5㎡

答案:D

解析:可以进入人眼处P点的反射光,必须满足经过镜面MN反射后处于人眼可接收范围内,那么经过反射可以进入人眼的部分应该先由人眼做光路PM、PN,PM、PN之间的区域即为可观测到的反射光范围,再由镜面反射原理,做出两条极限入射光路,入射的两条光路之间的部分,即为满足条件的区域的最大面积,如图所示:

重点:在面对光学难题时,要“不忘初心”,实际上这在电学力学方面亦是如此。所谓的难题,多数不会以计算量、公式的复杂度、题干的庞大来作为难点,一般都是以最为基础的理论为导向,进行包装后,形成让人找不到切入点的题目。

光学题目离不开的几种切入点: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不同介质内发生折射、光路可逆。

三.光的折射经典例题:

例题3如图: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华同学拍照,洗出底片分别为甲和乙,则()

A.小红和小明离小华的距离相同

B.小明离小华的距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先靠近小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先远离小华,再缩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答案:D

解析:透镜成像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点,其成像规律之抽象,另许多同学十分头疼。但实际上,我们用对光路传播的想象力去看待透镜成像,并理解凸透镜会聚光、凹透镜发散光的原理,便能够很好的在脑海中构想出一副透镜成像规律的动态图样。这是需要思考和练习的。在本题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到,小明拍摄的人像比小红拍摄的人像大,那么根据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照相机成像原理:物距>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变大像变小,像距变小可得,镜头应该远离被拍摄物体(增大物距),同时应缩小镜头和底片的距离(减小像距),因此选择D。

在光学透镜部分,我总结了部分光学题目的切入点和思路,仅供参考:

1、光线之交点即成实像,反向延申交点为虚像。

2、透镜的本质是光的折射现象。

3、透镜的光路图至关重要。

4、实像均与物在透镜两侧,虚像则在同侧。实像均可用光屏接收到清晰的像,虚像则均无法接收,只可观测到。

5、清晰的像的概念是有且仅有一个的,类似于u=2f对应v=2f,u=f对应v=无穷大。

6、看透镜的实用性,主要考虑物距和相距的大小关系,所应用设备之实际用途,如:摄像机和照相机对应的是物距远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之实像;投影仪则是物距小于像距,成的是倒立放大之实像。

7、看明白、想明白课本中所作的光路图。

1
查看完整版本: 决胜苏州中考88天做物理的追光者光学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