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喵咪们
当你读到这一段文字
并能准确理解它要表达的意思时,
就证明你的认知发展水平
已经处于较成熟的状态了!
不过,你可曾想过,
你是什么时候认知“小猫咪”的释义?
又是通过怎样的过程、
成功认知“文字”的释义的呢?
认知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被教导、引导得够多
我们就能理解得更多
比如,小学生只能理解简单的童谣
而博士生就可以理解高端的学术论文
那么问题来了
有的人可以考得上大学
而有的人就不行
难道人的认知能力
天生就分个三六九等?
那我们家的孩子学得慢
好像不够聪明,还有救吗?
别急!
今天,听听主播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解读
你就能知道问题的答案了!
小喵一辅导孩子数学就分分钟要暴走,有没有好的方式,让孩子学得更省力?
主播解答对于小学年段的孩子来说,动手操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7-11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已经具备了逻辑思维,对于一些抽象概念把握得不是很好。所以,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而言,最好能够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场景化、具象化。
比如在学习数学这种应用科学时,就可以借助一些小道具来做运算题,让孩子在具体的操作中锻炼思维能力,更快地掌握知识。
小喵我家孩子特别聪明,为什么还要等到六七岁才可以上一年级呢?
主播解答根据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研究,大部分儿童是在6岁后才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跟上小学课程的。
打个比方,如果他懂得3+7=10,那么你问他10是3和几相加得来的时,稍加引导,他就可以根据3+7=10去进行反向推算,得出10是3和7相加出来的。
这种可逆性思维大部分是在6岁之后才具备,只有具备这个能力,小朋友才可能快速进入小学年段知识的学习。
小喵同样都是一个老师教的,为啥有的孩子就是学得特别慢?是孩子不够聪明吗?
主播解答学习的快慢其实是与认知结构直接挂钩的。
打个比方说,一个小朋友知道会动的东西是有生命的,那么这个概念就是他的认知结构,又叫图式。
他看到小鸟会动时,就会把这个概念同化到图式中,认为小鸟也是有生命的。有一天他看到了汽车也会动,但是他又知道汽车不是生命,他就会顺应这个概念,改变“会动的东西是有生命”的这一初始图式。
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孩子的认知结构越丰富,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速度就越快,自然也就学得快了。
随堂测试听没听懂?做题来证!
1.众所周知,7-11岁的孩子一般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气死家长不偿命阶段简单的抽象思维阶段讨打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