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秋冬,就会遇到很多患者要求输液“大夫,我春秋两季都输液,预防血栓,您给我开药吧”“大夫,我们院里的都说入秋要输液,疏通血管”......尤其到了冬季,很多中老年人,都认为每年定期输液可以预防脑中风发作。那么定期输液对预防脑中风真的有效吗?
“定期”输液预防脑中风,这种观念是错的!输液用的一般多是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或者西药的扩血管药物,其作用机理是暂时性地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循环血容量、改善脑灌注,只会起到短暂的治疗作用。
这类药物一般作用时间是6到8小时,并不可能永久“疏通”血管,预防脑中风。而这些药物输液进血管后,作用于血管,等于提前透支使用了“血管被扩张,血流被加速”这些能力,等真正脑梗死需要输液时,往往出现药物耐受,效果欠佳,错失了真正的抢救治疗药物。
脑中风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如果患有高血压,微动脉瘤形成,盲目跟风输液,活血化瘀药物很有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造成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些都是致死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这绝对是预防不成反招病,会造成终生遗憾。
输液不能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也不能使血管变软,疏通血管清除斑块,达不到在预防脑中风的作用;而老年人一般心肺肝肾功能都减退,过多输液增加各脏器的负担,潜在的输液反应和院内感染都可能给老年人造成危险。脑中风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等,会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使血管狭窄、闭塞,然而这些因素是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改良生活方式来改变的。
脑卒中的预防方式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应特别强调一级和二级预防。所谓一级预防是指在脑卒中还未发生、存在引发的危险因素: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就要及时进行针对危险因素的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二级预防,就是指对已经发生了脑卒中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卒中复发。
1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非药物治疗:主要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首先要从饮食上控制高脂肪食物及大量甜食的摄入,避免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其次要戒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适量的体育运动锻炼等。
药物预防:目前,临床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小剂量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患者的日常预防中。中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专家共识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mg/日作为一级预防治疗措施。
2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个是控制危险因素;另一个是持续的药物治疗,如服用抗血小板、降压和降脂药物等,这些药物是长期服用,甚至是终生服用,而吃吃停停是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禁忌。
急性脑卒中的识别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双眼向一侧凝视;
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6.眩晕伴呕吐;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8.意识障碍或抽搐。
对疑似脑卒医院,对适合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使被阻塞的血管再通,从根本上挽救缺血的脑组织。
溶栓治疗可产生“戏剧性”的效果,经过溶栓治疗,病人瘫痪的肢体在很短时间内可恢复运动,不能言语的病人可很快恢复流利的语言表达。但超过这个时间后,脑组织的缺血损伤将是不可逆性的,可导致患者遗留永久的功能残障。
温馨提醒脑卒中的防治重在预防,加强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减少卒中发生的关键所在,一旦发现患者有卒中迹象,医院进行救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编辑:星星之火文章校对:天佑安康
■版权声明:所有内容均注明出处。若无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通知?天佑安康养老微课堂
时间:
12月11日天佑安康养老微课堂1群和2群20:00-22:00
主题:一线照护知识
内容:案例分析+护理照护技术
成员:各养护院院长及服务老人的一线工作人员
如何报名参加?
入群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