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每天和你一起分享好听、好看的童书
文小树妈妈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这两天,看到人民日报微博发文,说各地明确了放暑假的时间,广东中小学放暑假不晚于8月1日,其他地区放假更早:
这条微博下面被赞最多的评论是:
“还没开学,放假时间就来了”
“只要胆子大,寒假连暑假”
“还在放寒假,还没开学放什么暑假?”
还有人吐槽:“复课和放假之间,仅仅隔了两个月,一场期末考试。”
我看到这条微博,也是心里有点想苦笑。我家是在北京,目前俩孩子还在家上网课,有消息说六月中旬会开学,不过也没有得到正式的通知。
本来天天在盼着开学,计划着孩子开学可能学知识效率更高一点,但很可能只开学一个多月,孩子就又放暑假。
图片来源:电影《天才少女》
仔细想想,时间还真是过得飞快。2月说要上网课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也担心孩子跟不上。
到现在不知不觉到5月中了,每天各种打卡也从手忙脚乱到轻车熟路。
想到孩子开学1个多月就过暑假,并且马上要升入更高的年级,竟然还有点舍不得。
俩孩子知道开学后很快要放暑假的消息,倒是很开心。她们觉得今年有点“占便宜”了,比往年有了更大把的时间。
想起以前听过的一句歌词“当你发现时间是贼了,他早已偷光了你的选择”
很想告诉我女儿以及所有的孩子们,这无论是“史上最长寒假”还是“史上最快暑假”或者以后人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没有人能占“时间”的便宜。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对每个人都公平。谁有紧迫感、谁珍惜、谁勤奋、谁就可以得到时间的奖赏。
只有按照自己的节奏走,才会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告诉孩子,时间是不可逆的很多孩子都知道一句诗:“一寸光阴一寸金”,说的是时间和金子一样宝贵。可诗的后半句“寸金难买寸光阴”,才真正揭示了时间残酷的另一面:即便是金子,也难换回已经过去的时间。可这些成人觉得是理所当然的道理,如果不普及,孩子即使看到、读到表象,也很难意识到其中的深意。记得小学四年级时,班主任老师忽然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同?”那时的生活,还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当时同学们的生活,都大同小异的单一:每天上学放学,回家吃饭做作业,看两集电视剧,睡觉。同学们一时都被问蒙了,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同。老师却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们:即便今天做的事和昨天一模一样,可从时间上说,今天的我们,也已经比昨天又长大了一点点。每一天,都是新的,并且一天只要过去,就永远不会再有了。这么浅显的道理,当时四年级的我们,却听得很新鲜。那天,作为孩子,我们第一次感到了时间带来的恐慌,也第一次意识到时间的不可逆性。林清玄曾在《和时间赛跑》中写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孩子只有早点认识到:时间是不可逆的,它还会带走很多珍贵的东西,才能有真正的紧迫感,才会发自内心珍惜时间。才会懂得:即使我们现在不开学,不去学校统一学习,但我们的时间,一样不能荒废。▲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等以后,最不靠谱孩子们都学过一篇《寒号鸟》的课文。石崖缝里的寒号鸟,成天出去玩,即便冬天马上来临,寒号鸟晚上冻得不停哆嗦,也懒于在白天做窝。“等以后,等明天”是它的座右铭。可终于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它没有等来“明天做窝”,就冻死在了崖缝里。歌德曾说:“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著名作家巴金,即便生病的情况下,也不愿浪费每天的一丁点时间。有次住院治疗,他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两点钟来测体温。这段时间,巴金就坐着,一动不动,但他不肯让脑子休息,他努力回忆自己读过的书,把那些作品、章节,一点一点的在脑子里过。当时巴金年龄越来越大,为了让记忆力衰退的慢些,更慢些,他就在生活中,时刻用这种等待的方式“读书”。今日事今日毕。一个孩子,如果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以后”,难免养成拖延成懒的坏习惯。那些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坏成绩,都是对“等以后”的惩罚。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只有回不去的昨天和不努力的今天。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工作,等以后,最不靠谱。优秀的人,总是最会利用时间的世界健美运动员施瓦辛格,曾在一次演讲中回忆了自己努力拼搏的青年时代。当时施瓦辛格正在读大学。那时,健身是赚不了钱的,他也没钱买增肌粉一类的东西,所以不得不在课余时间,去建筑工地打工养活自己。他每天要在体育馆锻炼5个小时,还要去建筑工地干活。每晚8点到半夜,才能去上表演课,每周要去4次。那段时间,他什么都会做,没有浪费过哪怕1分钟时间。施瓦辛格坦言,正是年轻时那段分秒必争的时光,让年仅20岁的他,就获得了“宇宙健美先生”的称号,也奠定了他日后事业的辉煌。在施瓦辛格的日程里,没有备选计划。因为,他觉得,人们一旦有了B计划,就会怀疑自己,整个大脑,都会专注于B计划。这样,就会从A计划中,抽取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施瓦辛格说:“人只有在没有安全区的情况下,才会表现更好。”其实,对于孩子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图片来源:电影《蒂莫西的奇异生活》如果我们光想着:反正不上学,还有大把的时间可用,就不会争分夺秒地利用时间。如果我们在心里预设了多一天完成工作,就不会把精力聚焦在提高工作效率上。没有破釜沉舟的决绝,哪来全力以赴追赶时间的信念《异类》一书中曾提出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优秀的人,没有那么多天赋秉异,更多的是他们懂得全力以赴,充分利用时间,并早早吃到了时间老人给的红利。▲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就像施瓦辛格在演讲中所说的:如果每天读1小时历史书,一年小时的积累,你能学到多少知识?如果每天研究音乐和作曲家的历史,你能学到多少东西?如果把时间用在经营自己的事业上,每天付出1小时,想象一下,你能做出什么样的成就?那些在某一方面做出让人瞩目成就的人,无不是好好利用了自己的空闲时间,并在日积月累中,积累了知识,习得了技能,成就了更为卓越的自己。图片来源:电影《奇迹男孩》作家梁实秋说:“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有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没有人能留住时间,如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生命的价值,就会格外凸显。你看那些珍惜时间的人,总能把生命生活,过得有质感,闪闪发光。对于很多资质平平的普通人来说,想要出人头地,只能是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技能,投资自己,努力让自己成长,让时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愿每个处于成长*金年龄的孩子,都早点懂得时间的珍贵性,更好的规划,并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