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考常考易错点突破4光现象
TUhjnbcbe - 2021/8/1 16:31:00

中国大学介绍:

九校联盟(C9)

九校联盟(C9League),简称C9,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于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都是国家首批“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工程、工程。

学校始建于年,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年进入国家”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

截至年9月,哈工大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本部校园面积.35亩,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89个;专任教师人,在校学生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年本科生录取超过人,其中哈尔滨中央校区招生计划人,威海校区人,深圳校区人。其中在山东招收人。

-点击上方音乐,聆听今日音乐推荐-

从日照市近几年中考题中可以发现,光现象这一章的题型一般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以及作图题的形式出现,包括: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现象、应用;光的反射定律,能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解决有关问题;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的性质,能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光的折射规律,能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有关问题,解释一些现象;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

常考的基本知识点:

要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2、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m/s,计算中取c=3×m/s。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2/3)

要点诠释:

1、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2、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1光年=9.×km。

要点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

(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

4、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凹凸不平,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要点诠释:

1、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光沿原路返回。

2、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要点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4、球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要点诠释:

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要点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要点诠释:

1、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介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2、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能发生折射,同时也能发生反射。

3、光的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要点五、光的色散

1、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绿、蓝、靛、紫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3、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日照市经典考题

1、(年)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这种现象的原理是_______;适当的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

解析:

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是光的折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

故答案为:光的色散;光的折射;紫外.

2、(年)电视机的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小明同学发现让遥控器对准电视机对面的墙壁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所示,这是利用(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解析: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与可见光具有相同的性质,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障碍物会发生发生反射现象。本题红外线照在墙上被墙反射到了电视机的接收装置上,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故选B

3.(年)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解析:

A、水中的倒影不是影子,实际上是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在水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像,是光反射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B、水中筷子变弯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

C、影子是太阳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黑色的区域,这个黑色的区域是物体的影子,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符合题意.

D、太阳光经三棱镜之后,分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年)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闻声不见人”是由于声速比光速快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未改的是“音调”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分子的运动导致“花气袭人”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扩散现象.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衍射又称为绕射,波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通过散射继续传播的现象.

(3)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A错误;

B、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通过散射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声波的衍射现象,故B错误;

C、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故C错误;

D、天气突然变暖,空气温度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故D正确.

故选D.

5、(年)如图甲所示是显微镜的成像光路图,在今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将一束入射光线竖直反射入镜筒中,可简化为图乙.用平面镜替代反光镜,请在图乙中作图画出反光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大小.

解析:

如图所示

要使入射光线竖直反射到镜筒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再作法线的垂线即可画出平面镜;由题图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90°-30°=6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30°.

突破题试一试:

1、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透过树丛的光

B.海市蜃楼

C.手影

D.水中倒影

2、如图所示是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秀丽全景。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水上高度约为46m,地下最深处为﹣32.5m,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这是由于现象形成的,倒影与国家大剧院构成一个浑然天成的“金蛋”,这个“金蛋”的总高度应为m。

3、小云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4、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5、(多选)下列哪种情况是利用紫外线特征工作的(
  )

A.电视机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

B.钞票或商标的防伪标志

C.步枪瞄准器上的夜视仪

D.医院手术室里用于灭菌的消*灯

6、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
  )

A.30°

B.45°

C.60°

D.90°

8、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试一试”答案和解析:

1、D

A、透过树丛的光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不符合题意;C、手影光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2、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根据“金蛋”的水上高度约为46m,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求得这个“金蛋”的总高度。

光的反射;92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因为“金蛋”的水上高度约为46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这个46m正好是“金蛋”的一半高度,所以这个“金蛋”的总高度应46m+46m=92m。

此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3、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应使入射光线绕着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图中蓝色光线标注)。B点是光的折射后找到墙面上的,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则入射光线由OM变为OC,折射光线由OB变为OB′,所以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4、B

该题中,对于没有装水的情况下,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在杆的后方会形成影子;但是对于装水的情况来说,从杆的顶端射过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由于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光线(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故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小。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中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在发生光的折射时,一般是在光速大的介质中的角大,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5、B、D

A、红外线方向性好,可以用作遥控;

B、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

C、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用在*事上;

D、医院手术室里杀菌消*灯就是利用紫外线;故选B、D。

本题考查学生对紫外线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留心身边物体,注意物理知识的具体实例。

6、两个互成直角的平面镜,无论光线从哪个方向入射到其中的一个平面镜时,经过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最终沿原来的方向反射回去(和入射光线的方向平行)。

通过作图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即光线从哪里来,还反射到哪里去,会引起司机注意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7、根据题意,小球水平向右运动,小球的像竖直向下运动,所以小球到达A点时,像也到达A点,所以平面镜应过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交点A;

根据题意,当小球在图示中的B点时,像点在竖直方向的C点,平面镜过BC连线的中点D;

平面镜一定在AD连线上,其中:

∵BD=CD,AD⊥BC,

∴AD是∠BAC的角平分线,

又∵∠BAC=90°,

∴∠BAD=45°,如图所示:

所以题干中的夹角α=45°。

确定平面镜的位置时,利用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特点,并且注意找到平面镜通过的两个点,从而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8、(1)较黑暗;蜡烛B;(2)重合;相等;垂直;相等

(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对于实验题的考查,要从实验目的、器材的选择、操作步骤、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对于实验故障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总结等方面进行梳理。

咏杜鹃花

释择璘〔宋代〕

蚕老麦*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

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

三叹鹤林成梦寐,前生阆苑觅神仙。

小山拄颐愁无奈,又怕声声聒夜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常考易错点突破4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