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本篇文章内容为《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中剩下的的心理发展观部分的知识点及题目练习,知识点是简略版本,大家可以边看边复习哦,最终背诵还是建议回归课本或背诵资料。知识点已经了解得很详细了可以直接划到最后进行刷题练习。
目录如下:
1.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3.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补充内容)
4.生态系统理论
5.题目大通关
01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不同于动物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他认为工具的使用使人适应自然的方式变为间接的物质生产方式,而不再像动物一样用身体的直接方式来使用自然。也说明制约人类心理发展规律的不再是生物进化规律,而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2)发展的实质
心理的发展是指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①发展的标志: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各心理机能间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②发展的原因:起源于文化历史的发展、与成人的交往、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
(4)内化学说
维果茨基是内化学说的最早推出人之一,他认为语言的掌握使得低级心理活动转变为高级的心理技能,这种高级心理活动首先为外部形式,以后逐渐内化。
02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1)皮亚杰的理论:“发生认识论”即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2)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3)发展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4)心理发展的阶段(重要知识点)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智力活动处于感知水平,对自我和他人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思维不可逆,存在自我中心、泛灵论等现象。
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摆脱知觉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对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思维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智力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03
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本部分为补充内容,不要求全部背诵)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利用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以有显著的效果。格赛尔的观点如下:
(1)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
(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好的年头和较差的年头有序地交替。
(3)在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
04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强调发展的个体嵌套于一系列相互影响的环境系统中,在这些系统中,个体与系统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
(1)微观系统:个体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环境。
(2)中间系统: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
(3)外层系统:个体并未直接参与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
(4)宏观系统:个体所处的大的或亚文化的环境。
(5)时间系统:是模型中的时间维度。
05
题目大通关
单选题部分
点击选项,正确会显示绿色,错误会显示红色,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