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脑卒中溶栓的宝贵时间只有45小时
TUhjnbcbe - 2021/8/14 19:52:00
程少为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05703.html

导语

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其临床症候持续超过24小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

脑卒中,好发人群及临床表现

好发于50岁及以上人群,肥胖超重者、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发病风险大。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常以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等特征性表现,在城市居民死因中居首位。脑卒中可分为两大类,

1、缺血性脑卒中

根据病程不同可分为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

(1)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但在3周内可完全恢复。

(2)进展性卒中:脑缺血症状逐渐发展和加重,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有梗死灶存在。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塞。

(3)完全性卒中:脑缺血症状发展迅速,发病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达到高峰。

2、出血性脑卒中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分为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脑实质出血包括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垂体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室出血。

脑卒中,3/4患者出现残疾

除了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也不容忽视。有3/4的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有40%的病人重度残疾③。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加重了患者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的可能性,也为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负担。因此,如何预防卒中人群的致死和致残,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都将是我国卒中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抓住4.5小时溶栓时间

在卒中急性期及时采取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脑卒中发病后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脑卒中的治疗就是一场“大脑与时间的赛跑”,卒中突然发生,急救送医一定是越快越好。在发病4.5小时内采取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1.如果发现病人卒中,马上打,在急救医生的帮助下救送患者。

2.保证病人的气道通畅,可以让病人就地平躺,将头侧向一边,或者侧卧。解开衣扣、宽松衣领,并且清除擦拭呕吐物,防止误吸。

3.记住病人发病时间。在不明确诊断的前提下,不可给病人喂药、喂水等。

4.如果没有急救车,在病人情况允许的前提下,要就近选择具有动脉溶栓医疗条件的医疗机构急诊。

因此,加强溶取栓技术是卒中防控的一个重要“抓手”,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卒中预防和救治水平,逐步改善卒中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现状,从而降低因病致残所带来的社会风险与病患家庭负担。

专家呼吁:加强溶取栓技术普及、保障药物器械供应

随着我国卒中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卒中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在提升卒中急性期救治水平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诸多“拦路虎”,医院还不具备能够开展溶栓治疗的卒中团队,各地区间急救治疗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仍未实现溶取栓技术的普及等。

医院尤医院的脑卒中救治水平,是我国卒中防控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广培训静脉溶栓技术,全面提升溶栓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静脉溶栓药物就是“救命药”。以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静脉溶栓金标准药物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为例,据估算年全国已有超过10万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其治疗中不同程度获益。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1.行为预防

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低脂、低糖、高膳食纤维饮食。

2.药物预防

保持血压、血脂、血糖的正常水平。

如果出现过小卒中后应开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双嘧达莫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二级预防。

有血栓形成趋势应使用抗血栓药物如华法林等。

如有血栓形成应尽快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及其重组制剂rt-P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卒中溶栓的宝贵时间只有4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