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教综考点分享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TUhjnbcbe - 2021/8/16 2:29:00
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考点: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考点(1)学生的认知发展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认识是在已经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1.皮亚杰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不可能跳跃某一阶段,可能同时进行两个不同阶段的活动

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特征:反射行为相信信号功能过渡,儿童逐渐获得客体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2岁-7岁)特征:思维表现出符号性的特点,单维思维,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特征: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简单的逻辑推演,获得守恒概念,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特征:具有抽象性,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水平,可逆与补偿,灵活性,不

再恪守规则

(3)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考点(2)学生的人格于社会性发展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乳儿期: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岁-1.5岁)任务:形成信任

2.婴儿期:自主感对羞耻感(2岁-3岁)任务:变成自主的人

3.幼儿期: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任务:发展主动性

4.童年期: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任务:变得勤奋

5.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任务:建立个人的同一性

6.青年期:亲密感对孤独感(18-24)任务:有正常人的人与人的关系

7.成年期:繁殖感对停滞感(25-65)任务:创造价值、做贡献

8.成年晚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65岁以后)任务:回顾一生有满意感

考点(3)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1.认知差异

①能力类型的差异

②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③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④特殊能力的差异

⑤智力的性别差异

2.学生的认知个体差异对因材施教的启示与意义

①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②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③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点击“再看”,你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加入齐创教招频道

齐创公考教资频道开通啦~

我们将会每日更新教师教师资料,也会不定期与大家分享最新时*解读、交流备考心得哦。

扫码加入

齐努力,创未来

齐创公考,与你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综考点分享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