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提起这个病的俗称——老年性痴呆,人们并不陌生。老年痴呆发病率之高已达到每4秒钟世界上就有一位老人患病,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老年痴呆症第一大国,患病人数约占到了世界总病例的1/4。
首先让我们看下面这个短片了解下这个病
丨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信号?丨
阿尔茨海默病在早期往往没有特殊的生理表现,不加注意观察很难早期发现。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易发人群及其亲属,在生活中要多加留意一些早期的信号。
对照以下10条信号帮身边的他们自测一下,看看危险是否在向你爱的人逼近。
1.记忆力障碍
早期表现为近期记忆障碍,即不能记起不久前发生的事情,有时刚刚讨论的事情也记不起来,常被描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经常失落物品,忘记已允诺的约会、人名、电话等。
2.不能完成熟悉的任务。甚至连常年养成的做饭习惯都忘了。
3.语言障碍。甚至连简单的词汇都不能表达。
4.对时间地点搞不清。如在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后,怎么也找不到家了。
5.判断力下降。如正值夏天却拿出冬天衣服穿。
6.抽象思维障碍。分不清钱多少,忘记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7.常用药品放错地方。
8.行为及情绪改变。
9.性格明显改变,多疑、糊涂。
10.缺乏生动性。对日常生活不感兴趣。
丨阿尔茨海默病的7个阶段丨
美国阿尔茨海默症协会把阿尔茨海默症归为7个阶段:
阶段一:无症状,病人表现一切正常
阶段二:非常轻度的认知功能下降
病人开始忘记一些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细节,比如熟人的名字、熟悉的地名,自己的眼镜、钥匙之类。都是比较轻微的健忘,周围人不会觉得病人有多异常。
阶段三:轻度认知功能下降
有一些早期阿尔茨海默的患者在这个阶段被诊断出来。
健忘已经到了让人觉得奇怪的地步,包括很明显的忘记人名地名或者日常物品的名称,没法记住陌生的人名,阅读出现障碍,弄丢贵重物品或把它们放在不该放的地方,做事变得无计划无条理性等。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这些已经是比较明显的异常,但并不是出现症状的人都被诊断出阿尔茨海默症。
阶段四:中度认知功能下降
这个阶段的症状可以成为医生诊断的依据,属于轻度或早期阿尔茨海默症。
例如,病人对最近发生过的事没有印象,不能进行较为复杂的心算,忘记一些个人经历,性格变得不积极不主动,尤其是面对一些大的社交场面或者很需要脑力去做的事的时候显得很畏惧等等。
阶段五:中偏重度认知功能下降
开始需要人陪护,病人有可能忘记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记不得在哪读的小学和中学,搞不清现在是哪个月份或什么季节,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需要人帮着挑选合适的衣着出门。但他们通常还是记得自己和家人的名字,吃饭如厕也能自理。
阶段六:重度认知功能下降
病人的记忆力变得更差,性格变化开始明显,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可能完全忽略周围的人和事,出现睡眠障碍,吞咽困难,频繁大小便,幻听幻视,神经质地重复某个动作,无目的的闲逛并迷路。
在此阶段病人仍知道自己是谁,可能叫不出家人名字,但还能分辨熟人和陌生人。
阶段七:极重度认知功能下降
病人失去了对环境的感知力,说话和行动都有困难。
他们可能念叨一些没有意义的词语或句子碎片,大小便失禁,要人喂饭,走路要人扶,甚至坐不稳、不能抬头或微笑、肌肉僵硬、出现不正常的条件反射等等。
不过,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渐进过程。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个病人都会出现那些列举的症状,症状出现的时间也有个体差异。
如果怀疑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切忌仅凭网上的信息自行对号入座,医院找医生,让医生根据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标准来诊断。平均来说,被确诊了阿尔茨海默症的病人存活时间是四到六年,但个体差异很大,从三年到二十年不等。
丨酗酒、肥胖、缺乏运动者易患病丨
国际医学界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因此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和早期信号尤其重要。
研究显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年纪越大越容易得病;性别,女性患者比男性多;受教育程度,越低越容易得病;遗传,家族成员中有得过类似疾病的,遗传的可能性会增加一倍。
这些因素是无法预防的,但还有一些因素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避免。近20年来的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脑卒中、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传统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中年肥胖等,都是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因素。
美国总统里根、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在中国,大家通常称这种疾病为“老年痴呆”,然而,“老年痴呆”和“痴呆”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是患上了一种再普通不过的病,变成了“孩子”。
今天是国际阿尔茨海默病日,不要误解、不要歧视,请用你的行动与智慧,为他们“正名”!
——据《钱江晚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