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各教研组围绕“以学思案设计与实施为载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校本研修主题,开展课例研修活动,在课例研修的过程中,享受思想浸润之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教研组课例研修。
说课
课例研修第一步——科学组何娇娇老师就《光的反射》一课进行说课。
1
何娇娇老师从教材地位、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说课。该节内容为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及其特点,学习目标为理解光的反射科学概念,探索并掌握光反射的规律,识别漫反射与镜面反射的区别。何老师结合课标要求和本节课学习目标精心设计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充分体现“学为中心”。
2
何娇娇老师说课后,杭师大徐王熠博士针对何老师的说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徐博士结合优秀的说课视频案例以及何娇娇老师的说课内容,向科学组老师提供了中肯的建议:
1学习目标的制定应尽量符合学思案的要求,可以根据学习进阶来制定。
2说课设计要体现学生的思维提升,可以将本节课中的思维能力要求体现出来。
3说课内容可以适当进行调整,比如先讲学习目标,然后再来讲解制定学习目标的依据等。
上课
说课之后,何娇娇老师吸取各位老师给出的建议,完善课程。在对学思案进行修改后,何娇娇老师在同步课堂教室现场执教《光的反射》一课。
1
何老师以给小镇提供阳光这一活动设计导入新课,引出反射的概念,介绍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
2
然后,何老师以自己做的光路模型来探寻反射规律。在这过程中,何老师设置了多个任务来证明光的反射定律。整个过程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何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得出反射定律。
3
接着,何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光路可逆”实验,并鼓励学生列举生活实例进行拓展,例如一块镜中看见某同学,某同学也能看见你。最后,何老师把玻璃替换成白纸,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光在反射过程中传播方向的变化情况,得出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
4
课后,杭师大蒋永贵教授以及科学组老师对何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在肯定优点的同时,再次结合课堂实际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何娇娇老师根据说课、上课情况以及专家、组内老师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课后反思,并撰写了课例报告。
本次课例研修在何娇娇老师的课堂研讨中结束,但留给何老师和科学组的研讨内容还未结束。找到真问题,进行真思考,追求真教研,是学校开展课例研修的真目的。相信各教研组通过一次次课例研修,能将研修成果运用于教学,切实推动学校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完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