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思考一点点
今天共享化雨中学于小焕老师的集体备课案例“4.1光的反射(两课时)”
4.1光的反射(两课时)
金乡县化雨中学于小焕
1.能区别光源、非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能用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线研究影子、小孔成像等的形成。
4.知道光在真空中转播的速度最大。记住真空中的光速,并能根据光速进行计算。
6.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7.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8.探究光反射的规律,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9.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本节课包含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规律两部分,是整个初中光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习平面镜成像和其他光学知识点基础。光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也在实际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在光的传播教学中主要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分析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指导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解释一些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光的反射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但初二的学生只具备初步的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来解释现象是难点,老师应做好讲解和引导。
第一课时:小型激光器、水槽(水)、玻璃砖、光屏、三张带孔的硬纸板、蜡烛、火柴
第二课时:激光笔、平面镜、带角度的可折叠的硬纸板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活动:观看PPT展示图片----五彩缤纷的世界。
2.教师总结:通过观看图片,使学生感知到正是有了光,世界才绚丽多彩。同学们知道要看见物体,必须有光进入人眼,请同学们思考:哪些东西能发光?
此部分设计选择合适的资源,让学生感知美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与积极性。
二、新知探究
(一)什么是光源
完成“活动一”上的问题
1.列举生活中你见到的能发光的物体。
2.月亮是光源吗?阅读课本P53,了解什么是光源?并说出你知道的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有。(填写序号)
①熄灭的蜡烛②演播状态的电视屏幕③发光水母④刺眼的玻璃幕墙
提问学生代表(或评价学生学习任务单)
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够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光源,有些同学可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太阳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到地面的呢?下面我们将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二)光的传播路径
观察PPT展示图片:晚上手电筒的光束、投影光束、穿过森林的光束,思考光是沿什么路径传播的?
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完成下列实验,探究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路径,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一: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该实验用什么方法让我们看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
2.实验二:探究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该实验用什么方法让我们看到了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
3.实验三:探究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
4.实验四:探究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
该实验中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
5.播放视频,视频中光在不均匀的蔗糖溶液中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搅拌均匀后又是怎样的呢?
5.你能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吗?说说看。
提问学生代表(或评价学生学习任务单)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同种但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不沿直线传播,或者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处光线也会发生偏折。
思考:把看到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画出来。怎样画?怎样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提问学生代表
物理学中用一条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再加上一个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就可以形象化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表示出光传播的基本特征,这根带箭头的直线我们称为光线。
(三)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结合生活体验,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活动三”上的问题
1.排队时是怎么确定队伍排列整齐了呢?
2.你知道射击的时候是怎么瞄准的吗?
3.如果你挡住了太阳光的传播,在地面上你会看到什么?
4.你看见过日食和月食吗?
5.你注意过茂密的树林里地面上太阳光透过树叶形成的光斑吗?是什么形状的?
提问学生代表(或评价学生学习任务单)
每个人只能看见前面的一个人,而在前面的人就看不到了,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当枪的缺口、准星、靶心在一条直线上时,就瞄准了目标。如果你挡住阳光的传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会有光线到不了的地方,也就形成了影子。
PPT播放“影子和日食、月食的形成的光路图”,了解其中的原理。
要理解第五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用蜡烛、三张中间有孔的硬纸片、光屏,做小孔成像实验。
1.取一张有孔的硬纸片放中间,在其一侧点燃蜡烛,另一侧放光屏,观察光屏上呈现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2.分别取另外两张有不同形状孔的硬纸片代替步骤一中的硬纸片,观察光屏上的像的情况。思考小孔的形状影响成像的形状吗?
3.上下移动有小孔的纸片,其余不动,看烛焰、小孔、光屏上的像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4.前后移动光屏,其余不动,看像的情况。思考: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和成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5.光屏不动,前后移动蜡烛,看像的情况。思考: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成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6.物体的像有色彩吗?像和影子的区别是什么?
那小孔成像是怎样形成的?
PPT播放“小孔成像的光路图”,了解其中的原理。
通过实验,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光路图,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光速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
学生答: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看课本P54,完成“活动四”上的问题
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m/s.光在各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光在所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我的判断和理由:。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我的判断和理由:。
提问学生代表(或评价学生学习任务单)
此部分设计通过学生自主性学习,明白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最大程度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课堂小结
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和视频内容,请画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看谁画的最美观、最全面、最合理!
四.学后学情测评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蜡烛B.闪闪发光的镜子
C.火焰D.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
光源指能发光的物体,如火焰,太阳,通电的电灯、萤火虫等。
蜡烛,闪闪发光的镜子,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它们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光,不是光源;火焰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故C正确,ABD错误。
2.如图所示,小华从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发光的小灯泡S,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