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李奶奶办理完住院手续,送进卒中单元病房后,喝口水的工夫,急诊再次呼叫。
医生快速赶到,这次等待她的,是一位66岁的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在外院进行过溶栓治疗后病情加重,被急救车送来时,已经出现昏迷、呼吸不平稳等症状。“治疗之前,我爸还能说话,手脚也能稍微活动一下,溶栓之后,意识不清,四肢也不能动了……”患者的女儿双手掩面,带着哭腔。
“病人现在呼吸不平稳,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她一边快速给患者进行查体,一边向家属解释,“病人血压比较高,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可能是基底动脉闭塞,风险较大。需要对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后再做CT,完成检查后进抢救室,这样才安全。”
迅速完成气管插管,连接简易呼吸器,佩戴心电监护仪……医生和同事推着患者,快速通过绿色通道,进行影像检查。“脑梗加重有两种原因,一是血管出现出血,二是脑中的血栓加重了。”医生说,检查结果证明,患者确实是基底动脉闭塞梗死加重。经过与神经外科介入值班医生共同讨论,决定对患者进行介入动脉手术,取出血栓。
“患者目前的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进行手术会危及生命。虽然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是考虑到患者年龄相对较轻,可以试一试。”在医生和神经外科介入医生的沟通下,家属同意进行手术。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高鹏进行手术,将近两个小时的取栓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被平安送进监护室。患者女儿紧紧握住医生和高鹏的手,流下感激的泪水。
除夕当天,卒中绿色通道团队的三名值班医生,从早上8时到次日早上8时,几乎一直奔波于急诊楼和综合楼的各个诊室、检查室之间,“饿了就轮换着吃了口饭,然后立马又进入‘紧急状态’。”医生说,看到患者在大家的通力协作下转危为安,都由衷地感到欣慰。
“很多医生即使当天没有值班任务,也会每天来病房看一看自己的病人,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