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教育心理学打卡第2天皮亚杰认知发展理
TUhjnbcbe - 2021/12/8 16:26:00

每天

知识点回顾发展的实质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1)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即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组织。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2)同化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3)顺应顺应即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环境。(4)平衡平衡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的平衡过程。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征:① 物体恒存(客体永恒性)② 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③ 主体和客体的分化④ 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2)前运算阶段(2~7岁)① 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② 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③ 认识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④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① 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② 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③ 去自我中心;④ 具体逻辑思维(例:可根据具体事物判断其大小)(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① 命题之间的关系② 假设——演绎推理③ 抽象逻辑思维④ 可逆与补偿⑤ 思维的灵活性

习题做起来!!!

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

A.出现了逻辑思维,但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B.一切以自我为中心C.已经获得了对守恒的认识D.能进行命题运算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开始萌芽;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思维具有不可逆性;不守恒;泛灵论;自我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去自我中心;掌握守恒概念;具体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命题之间的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B项自我中心属于前运算阶段,D项命题是在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AC

2、读四年级的鹏鹏正在用新学习的四个运算法则写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鹏鹏在一年级的时候只能解决个位数的运算,通过不断的学习,鹏鹏现在已经能够解答两位数的运算。这可以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去解释这种现象。

A.同化B.顺应C.图式D.建构

同化是丰富原有的图式,顺应是改变原有图式。除此之外,皮亚杰还提出了平衡。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

答案:A

往期精彩必看

教育心理学打卡第1天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起考教师编制

没时间解释了,快长按左边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心理学打卡第2天皮亚杰认知发展理